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斗的天空

    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斗的天空 (第2/3页)

看老毛子,在红色帝国崩塌之后,老毛子再也没有建造过一艘航母,但是,他们却可以继续建造核潜艇。虽然其中有老毛子重视核潜艇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核潜艇只需要一艘单独的潜艇就能完成任务,他们是海洋中孤独的战士,不管是攻击核潜艇,还是导弹核潜艇,从来都是单独行动的。

    虽然也需要配套的工程,但是需要的并不多,比如说,卫星通信,还有导航定位…

    想到这里,秦涛突然想到了什么:“咱们国内的卫星导航项目,进行得如何了?”

    以前的时候,秦涛曾经就提出来过卫星导航项目,在91年的那场战争里,精确制导炸弹的大量使用,更是让人意识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去年的星辰号在海上航行中,遭到了野蛮对待,也出现过卫星导航失灵的情况。

    至于核潜艇,在水下主要依靠惯性导航,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惯性导航的误差越来越大,也需要上浮到潜望镜深度,通过其他手段来精确定位,修正误差的。

    “咱们国内自主的导航卫星计划已经在今年获得立项,目前工作正在稳步展开之中。”武胜利说道:“这个项目,是由咱们航天系统的老孙负责的,你如果有想法,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这一年来,秦涛很少来首都,很多时候都在华亭那边待着,现在,既然来到了首都,就不能只是汇报完了就走,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听到了武胜利的话,秦涛点头:“嗯,能见到孙老,是我的荣幸。”

    造船和航天,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向太空探索的时代,始于五十年代,在57年10月4日,红色帝国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一号”,实现了人类飞向宇宙的梦想。

    美国人很伤心,他们废寝忘食地努力钻研,终于在58年2月1日,将“探险者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就在当年,祖国也做出了决定:“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70年4月12日,“两弹一星”中的“一星”终于迎来了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祖国的太空事业,也从此开始。

    到了78年,美国开始实施GPS计划,祖国的科学家也就发现了这种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但是,祖国毕竟技术力量薄弱,想要搞美国那种全球定位系统,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时的陈老就因地制宜,提出来了双星定位方案,并在8*9年演示成功,实现了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

    但是,当时并没有钱,也没有经验,这个项目就被暂时搁置下来,直至91年的那场战争,把很多人打醒了,必须要走高科技的道路,落后就会挨打!

    又用了几年的时间论证,就在今年,卫星导航项目终于上马了。

    秦涛这个造船的,也是需要卫星导航系统的,他也知道美国的系统有多坑,所以,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来看看了。

    明州集团和航天院的关系也很密切,毕竟那些导弹,都是属于航天院研发的,不过,这个卫星导航项目,秦涛还是第一次接触。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孙老,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到了后世,他不仅仅带着团队完成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建设,还成为了绕月探测工程技术总负责人。

    武胜利带着秦涛,来到相关单位的时候,秦涛很是惊讶地看着这些人的工作环境。

    这里是一个库房,应该是属于火箭的存放车间那种库房,面积非常大,但是,没有通暖气!

    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他们的嘴里不停地吐出白气,在两手上哈几下,让手不再僵硬,然后继续工作。

    计算机的数量并不多,不少人还在用绘图纸。

    “老孙,怎么回事?你们的暖气呢?”就连武胜利都惊讶了。

    “我们航天院的锅炉坏了,还在等维修经费的审批,我们的办公室里更冷,这里的车间好歹是封闭的,所以我们就暂时把工作地点摆在这里。”

    这个年代虽然是集中供暖,但是还没有那种全城的集中供暖,都是每一个单位各自烧锅炉。

    “维修要花多少钱?”

    “二十万。”

    “你们先从项目经费里面拿啊,总不能这样受冻啊。”武胜利有些无语。

    “那怎么行,项目经费本来就不多,我们也不能挪用。这是原则问题,冻点不可怕,当初咱们刚刚开始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条件比这个艰苦多了!”

    “这二十万,我们集团捐赠了。”就在这时,武胜利身边那年轻的小伙子开口了:“另外,我们再给提供二十台电脑,帮助你们更新办公设备。”

    什么?

    这下,正在专心致志干活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望过来了。

    谁这么财大气粗?

    锅炉维修的二十万,还是小意思,这个年代的电脑,动辄一两万,能让他们使用流畅的,得三四万一台,这样一来,对方就要提供一百万的赞助了?

    “老武,这位是?”孙老非常好奇地看向秦涛,原本还以为秦涛是武胜利身边的秘书之类的角色,谁想到,居然这么大方!

    “咱们明州集团的秦总,这几天来首都开会,听说咱们的北斗计划已经启动,非常热心,过来看看。”武胜利介绍起来。

    “秦总?”

    难怪这么大方。

    现在,说起国内的民企来,明州集团绝对能排第一啊!这个集团从一个破产倒闭的造船厂做起,现在已经成为了一流的跨国巨头!

    一百万,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小儿科。

    “秦总,我代表咱们北斗项目所有的研发人员,感谢您的慷慨资助,但是,我们无功不受禄啊,不能接受您的好意。”孙老说道。

    给钱还不要!

    秦涛知道,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就是有这种傲骨的,毕竟,接受了别人的东西,那以后或许就得帮别人办事,这样一来,腰杆子就不能挺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