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覆巢之下 第十三章 逃离大兴城

    第三卷 覆巢之下 第十三章 逃离大兴城 (第2/3页)

,两手扶住灵柩低声哭了起来,在满脸的泪水中挤出一句:“爹爹,您走好!”

    这时马上的苏哈昌轻轻地抬了抬手里的马鞭,于是前头牵着驴车的兵士心领神会,好像怕人发现似的缓缓牵起手里的缰绳,驴车轮子开始一点点转动起来,冬嫂她们赶紧上前把代晴扶了回来,代晴则顺从地跟着冬嫂站在了车后,但她仍然眼望着快要走远的父亲。突然,代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心,也被拴在了这驴车上似的,猛得一下就被揪了出去,分明就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剜空了她的心窝,这一股巨痛让代晴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她从来没有如此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爹!!!!”,之后便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死死拽住了车轮,额头重重的磕在了车板上,冬嫂们被这突然的一幕惊呆了,当她们反应过来时,只见代晴一个人仍然拼命拽住车子,又站起身来,不停地用额头去磕着棺木,冬嫂知道,代晴的心疼啊,她只有这样用另一种痛,去缓解心里刺骨的痛楚。当然,她们不能让代晴再这样自残下去,于是左右妇人们都冲了上去,大家伸手齐心把代晴拉回到了身边来,代晴想要挣脱却无力对抗,但马上便瘫倒在了地上。众妇人当然继续围上去安慰,苏哈昌坐在马上焦急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他的目光不停地跟着代晴的身影转动着。还好,最终代晴是让冬嫂她们劝住了,唉,也难怪,人之常情嘛。

    这一小段插曲很快也就过去了,送殡的队伍继续前行着,苏哈昌要随队伍出城,他打马走过了代晴的身边,特意回头看了下站着目送出殡队伍的代晴,她还是低着头哭泣着,身边的妇人们有的低声宽慰着她,有的手里捏着帕子,正小心地给她擦着眼泪。

    队伍在迎秋门下分成了两支,一支跟着世子苏哈昌出城安葬房仁祯,这一支人不多,就是几个城外请的壮劳力,还有三五个帮着主家戴着孝的妇人,按照代晴和苏哈昌的约定,冬嫂代替代晴出城,所以冬嫂这会儿低着头走在这几个妇人中间,还有就是几个苏哈昌的卫士,这几个当兵的腰里别着刀,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另一边则是大部分女眷在世子卫队的“保护”下返回房家,苏哈昌一直对这些天,在房家周围转悠的那些鬼鬼祟祟的人很是担心,所以特意留下了卫队里的大部分人。

    大兴城里逝去的人,大都葬在迎秋门外的墓地里,房仁祯是个穷官,当然生前也买不起好风水的墓地,只能在这里找块相对好些的地方安葬,而要到达这片墓地,就要经过墓地东边上的一片小小的树林,当地人管这片林子叫做“懒树丛”,其实就是一小片横七竖八的半枯树,远远看去就仿佛一些个赖在地上的流浪汉,而且这大半个春天都快要过去了,这些光秃秃的赖汉树的杆上也只是懒懒地长出了几支绿芽。

    奇怪的是,好像人要是走进了这片懒树丛里,步调也会变得懒懒的。这不,苏哈昌带着送殡的队伍刚刚走进这片林子,迎面就三三两两地走过来十来个人,从衣着上看,他们应该是刚安葬好亡者,然后离开坟地回城的,这些人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只顾着低头拖着步子往前挪着。

    苏哈昌也没在意,两队人很快在林间的小路上相遇了,对面来的这些人倒是很知趣地分开两边走,把路的正中让给了苏哈昌他们,苏哈昌催马往前走去,就这样两支队伍无声地前后交汇的走着,可就在这些人全都走过苏哈昌身边时,苏哈昌忽然就觉得不对劲了,现在才刚过辰时不久,城门是卯时开的,自己这支队伍算是最早出城送殡的了,这队一身白孝的汉子,怎么可能这么早就能回城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