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六章 事后安排,长公主庞贞和皇后郑淑君

    第一千一十六章 事后安排,长公主庞贞和皇后郑淑君 (第2/3页)

   海兰察离开后,姜辰拿出了索伦八旗的资料看了起来。

    索伦八旗就是布特哈八旗。

    与满洲一样,是从明朝时期的女真发展而来的,但由于布特哈各族生活在故土,保持了老女真的生活习俗,使他们在满洲因生活方式改变而耽于安乐丧失勇武之风时,仍能保持老女真的英勇善战,因此在清朝中期后,布特哈八旗成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比如,清统一准噶尔之战,布特哈八旗就是主力之一。清朝在平定新疆后,从布特哈八旗的锡伯人和达斡尔人中,抽调了一部分驻扎新疆,这些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的布特哈八旗将士,携带他们的家属、财产,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西北,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没有他们,清朝面对沙俄的入侵,就没有充足的理由保卫中国在东北的权益。没有他们,清朝开疆拓土与保卫边疆就缺少一支重要的力量。没有他们,中国的建设就有某种

    缺憾。但是,布特哈八旗声名不显,很多人不了解他们,因此,这里对他们进行粗略的介绍,以纪念这些纯朴、勇猛和对祖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前代少数民族人民。

    不过,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没有什么俄国,但是,索伦八旗还在。

    按照海兰察和锦衣卫提供的情报,索伦八旗现在有一万多人。

    「在顺天府的军队整顿之后,这索伦八旗必须调动起来。」

    「现在清国虽然太平,但西北,西南,东南还是不安全的。」

    「如果和其他大陆交流的话,清国大陆的实力远远不够。」

    姜辰思考着。

    「殿下,张召重来了。」外面锦衣卫的声音响起。

    「让他交流。」姜辰说道。

    「是。」

    片刻之后,张召重走了进来。

    「臣,张召重见过太子殿下。」张召重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抬手虚扶。

    「谢殿下。」张召重站了起来。

    「张召重,你对红花会了解吗?」姜辰问道。

    「回殿下的话,臣对红花会有所了解。」张召重说道。

    「孤准备成立靖安司。」

    姜辰看着张召重,说道:「靖安司的任务就是铲除天地会,红花会,明月会这些反清复明的人。孤准备让你加入靖安司,专门对付红花会,你愿不愿意?」

    「万死不辞。」张召重单膝跪地说道。

    「张召重,你以后效忠的只有我。如果你敢背叛我,后果自负。」姜辰说道。

    「臣万万不敢。」张召重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在听说胤禔等人死了,胤禟(姜辰)被立为太子,也知道清国的天变了。

    「下去吧。」姜辰挥挥手。

    「是。」张召重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

    户部。

    「见过太子殿下。」

    凯音布和徐潮行了一礼。

    「起来吧。」姜辰抬手虚扶。

    凯音布是户部满尚书,徐潮是户部汉尚书。

    其中,徐潮是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擢少詹事。徐潮学问广博,在翰林院时,应奉文字,多出其手。康熙帝曾御门召讲易经、论语,敷陈明晰,为之倾听。三迁至工部侍郎,督理钱局,清介不苟随俗。局官冒滥事发,徐潮独无所连染。

    康熙三十三年,典会试。以母忧归,服阕,起刑部侍郎。康熙三十九年,授河南巡抚,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巡幸畿甸,问直隶巡抚李光地邻省督抚贤否,李光地举荐徐潮对。康熙帝褒美,以徐潮与李光地、张鹏翮、彭鹏、郭琇并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徐潮迎驾泰安,赐冠服及御书榜额。其冬,西巡,复迎驾,赏赉有加。康熙帝念汾河、渭河皆入黄河,议于河南储谷,遇山、陕岁歉,自水道移粟,便于陆运。命徐潮会陕西、山西督抚勘议。徐潮与川陕总督博霁会勘三门砥柱。康熙四十三年,擢户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

    「谢殿下。」凯音布和徐潮站了起来。

    「把户部近三年的账本给孤拿过来。」姜辰说道。

    「是。」

    凯音布和徐潮对望一眼,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但还是派人去拿账本了。

    很快,近三年的账本拿到了姜辰面前。

    姜辰翻看了起来。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高级悟性……

    强大的精神力,也给了姜辰超高的心算能力。

    足足两个时辰,姜辰才将凯音布和徐潮叫

    过来。

    「看看吧。」

    姜辰将自己看账本的记录扔给了凯音布和徐潮。

    「殿下,这是……」

    「看看就知道了。」姜辰说道。

    康熙四十二年:国库有银两,康熙四十三年:国库有银两。而按照前世的记载,在康熙四十七年:国库有银两。

    但现在看了户部的账本后,姜辰才发现现在户部账本的问题很多。

    凯音布和徐潮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

    「殿下,这……」

    凯音布和徐潮眼中露出了惊骇之色。

    因为这账本上的记录就是户部账本问题。

    「你们就不给孤一个解释吗?」姜辰说道。

    历史上在康熙统治的六十一年的时间里,除康熙元年到十七年,康熙五十八年到六十一年外,国库实在银大致都处在三千余万至四千余万两之间。

    而康熙元年到十七年,因清朝尚未彻底平定天下,内有三藩,外有台湾,清廷需要支出大量的军费来应对这些不稳定因素,甚至是兵戎相见,因此在这十七年间,清廷国库的实在银多数时候都未超过千万,都是处在百万之间。而康熙五十八年到六十一年,这三年间清廷的国库实在银之所以锐减,三千余万降到二千余万两,主要是因此时清廷对西藏、青海开始大规模用兵,为抵御准噶尔,清廷被迫从国库支出大量的军费,借此稳固清朝的边疆。

    不过,在姜辰看来,幅员辽阔的清国就这点银子,远远不够,而他想要将清国变成姜家的清国,统治清国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殿下……这……」凯音布迟疑一下。

    「我给户部十天时间,将所有问题给孤一份解决方案。」姜辰说道。

    「是。」凯音布和徐潮应了一声。

    ……

    庄宜院。

    「见过母妃。」姜辰行了一礼。

    「胤禟,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想要那个位置的?」宜妃看着姜辰问道。

    「一直都是如此。」姜辰说道。

    「所以,之前你支持胤禩,也是……」宜妃问道。

    「母妃,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姜辰说道。

    「没想到你……」宜妃脸色复杂的看着姜辰。她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儿子。

    「母妃,以后宫中的事,我需要你配合。」姜辰说道。

    「你想管理宫中的事?」宜妃脸色一变。

    康熙还没死呢,胤禟(姜辰)就这么的迫不及待吗?

    「对,皇阿玛对老十四不错,所以,我不想出现意外。」姜辰说道。

    「你想让我怎么配合?」宜妃问道。

    「我想……」姜辰低声说了起来。

    宜妃脸色一变。

    「母妃,我准备娶晋郭络罗·***和郭络罗·明玉。」姜辰说道。

    宜妃是郭络罗家族的人。

    ***和明玉就是宜妃的族人。

    姜辰这么做除了***和明玉是剧中的人之外,就是想得到郭络罗氏的支持。

    「郭络罗·***和郭络罗·明玉?」宜妃微微一愣。

    「对,这段时间她们和若兰在一起,过几天我就会接她们回来。」在顺天府彻底稳定之前,姜辰是不准备将若兰等人接回来的。

    「你想让我怎么做?」宜妃问道。

    「母妃只需要通知他们就可以了。」姜辰说道。

    「好。」宜妃点了点头。

    「那我就先告辞了。」姜辰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就在姜辰刚要

    离开庄宜院的时候,小桃红叫住了姜辰。

    「太子,我,我想问一下三德子和法印的事。」小桃红说道。

    「法印是因为和陈家洛一战而死的,三德子是我杀的。」姜辰说道。

    「太子,为什么……」小桃红问道。

    「为什么?孤想要杀个人,还有为什么吗?小桃红,你难道喜欢三德子?」姜辰问道。

    「不,不是……」小桃红连忙摇摇头。

    「不是?真的不是?」姜辰看向了小桃红。

    「不是。」小桃红说道。

    「不是最好。」姜辰将小桃红拉了过来:「小桃红,你跟着我母妃已经好多年了吧?」

    「已经十年了。」小桃红说道。

    「十年了,够久了。」姜辰在小桃红耳边说道:「以后做我的女人怎么样?」

    「我,我……」小桃红不可置信的看着姜辰。

    「不愿意?」姜辰问道。

    「我,我……」

    「你不拒绝,我就当你同意了。」姜辰并不觉得小桃红会因为三德子的死而找他报仇,毕竟,在这清国是等级森严的。

    姜辰用手挑起了小桃红的下巴,低头就吻。

    小桃红脑海一片空白。

    良久,姜辰才放开小桃红。

    「以后孤登基后,你就是贵人。」姜辰轻笑一声。

    对小桃红这样的人,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以后说不定可以和其他人训练成梅花内卫。

    这些影视剧中的角色成为梅花内卫,留在身边也养眼啊。

    「嗯。」这一刻的小桃红,脑海中已经忘记三德子了。

    ……

    大梁大陆,大梁王朝京都。

    「姜辰,这是关于萧承煦他们的情报。」尹姐将一份情报递给姜辰。

    姜辰打开一看。

    「萧承煦他们真的想对付大梁王朝的皇帝?」姜辰皱了皱眉头。

    「按照锦衣卫的情报是这样的,不过在大梁王朝我们的锦衣卫有限,所以,具体的没有调查清楚。」尹姐说道。

    「今天庞通立后吧?」姜辰问道。

    「是的。」陈燕青点了点头:「就是今天,萧承煦他们行动也是今天。」

    「那我等一下去看看。」姜辰说道。

    「姜总,这是大梁王朝京都军队情况。」贺繁星将另一份情报递给姜辰。

    姜辰打开看了一遍:「看来大梁王朝京都的军队已经完全没有战力了。」

    「按照情报是这样的,不过,大梁王朝是王朝末年,有这种情况很正常。姜总,我们想要在大梁王朝发展,姜家军还是要有的。」贺繁星说道。

    「嗯,我会安排的。」姜辰说道。

    ……

    一个时辰后,姜辰来到了皇宫。

    今天皇帝庞通立后,皇宫戒备森严,不过,对姜辰来说,潜入皇宫是轻而易举的。

    「郑淑君之前见过了,今天怎么办?」

    「要不,替庞通洞房?」

    之前在见到郑淑君的时候,姜辰就感兴趣了,所以如果眼睁睁的看着今天她庞通洞房,也是办不到的。

    「太后驾到。」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姜辰转头看去。

    几乎同一时间,系统提示音响起。

    「签到。」

    姜辰心中默念。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鸢武盾一万。】

    「鸢武盾?」

    「这是第二次签到得到鸢武

    盾一万了。」

    按照系统介绍,鸢武盾是一面通体黝黑的盾牌。盾牌表面有着龟甲一般的纹路。散发着极其厚重的气息。

    「鸢武盾,是三品兵器。」

    「甲骑具装就是五品兵器,可以抵挡二流武者的攻击,而这鸢武盾是三品兵器,可以抵挡一流武者的全力一击而不损分毫。」

    「虽然这次星辰骑训练之后,星辰骑才六千,但现在初级兵符也够了,增加到一万也是可以的,而鸢武盾……完全可以储备。毕竟,星辰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继续增加的。」

    姜辰看向了签到女主。

    刘晨霞,《凤弈》中的角色。

    剧中的她是皇太后——忧国忧民、明智贤德的慈后,为守护大梁保卫江山,不得不周旋其中尽心尽力、出谋划策。

    「刘晨霞?」

    「大梁王朝皇太后?」

    剧中的皇太后刘晨霞是一位观大局明大理心怀天下的皇权把控人。亲儿子虽坐上了皇位,却是个十足的昏君,受人迷惑竟不顾大局炸掉了一个火硝石库,如此懦弱、不靠谱、目光短浅的皇上,一切大局竟然由这位太后掌握,她为皇上培养了一位又一位的忠臣,默默在背后为他收拾烂摊子,颐享天年年纪的她却只能一刻也不敢松懈的支撑着江山。

    刘晨霞身为母亲,面对三个亲生儿女被权利蒙蔽、反目成仇,她生气又恨铁不成钢,但作为一国皇太后,她又忧国忧民,不得不周旋其中,哪怕在刘晨霞临死前都为守护大梁江山尽心尽力出谋划策。

    在叶凝芝初进宫时,长公主就想以皇后的名义给其扣上欲加之罪,是刘晨霞出面阻挡了这场风雨欲来的灾难,使叶凝芝保住了性命。火样红原本是一个名医,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