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给你最好的(月初,求月票啦!)

    307.给你最好的(月初,求月票啦!) (第2/3页)

    而是张维平对他说的。

    并且,通过了这些话,许鑫明白了张维平的意思。

    先弄一个快进快出的小成本电影,赚点钱在说。

    而《三枪》除了版权费高之外,制作成本来看,还真谈不上什么大制作。

    但问题是……版权费就不是钱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都不懂?

    不过……如果真要把版权抛开来看,几千万的制作费倒也算是“寥寥”了。

    况且,沈小阳别管演技如何,火……是真的火。

    虽然他不清楚对方的演出费是多少一场,也不清楚赵家班的分成结构之类的。但这种一夜之间火遍全天朝的知名度在这摆着,那就相当于躺在钱堆上了。

    不过……

    “这么说,现在是剧本有问题,演员也出了问题,对吧?您没反对过?”

    “当然反对过。你知道这个剧本现在问题出在哪么?”

    听到这话,许鑫想了想,说道:

    “我虽然没看过原版的《血迷宫》。但我觉着……应该是水土不服吧?”

    张一谋颇为认同的点头应了一声:

    “没错,就是它的本土化处理不够。原版照搬改动的有些似是而非了。”

    “您没说过?”

    “说了。我告诉了他,我说这剧本回来得仔细打磨一下。”

    显然,张维平没听。

    “可这演员……还有题材……”

    “题材,我一开始定的是严肃惊悚风格。但……他应该是在《黄金甲》里面尝到了甜头,喜欢上了这种谁红就请谁,能省好多宣传费的方式。反复和我在商量,找沈小阳。”

    “找沈小阳就要改,所以您改的荒诞喜剧?”

    “对。”

    张一谋应了一声,并且一摊手:

    “但是,现在看来,显而易见的是荒诞喜剧与黑色幽默并不兼容。”

    “……”

    许鑫这下不说话了。

    不是说没话说,而是在思考。

    思考来、思考去,他低声说道:

    “那现在怎么办?”

    “就这么办。”

    看着许鑫那带着担忧的眼眸,张一谋反倒是挺轻松的:

    “我在准备《金陵十三钗》的剧本。他和我说咱们先拍个小制作回回血。其实这几年为了奥运会确确实实我也耽误挺多的,也就答应了。但我们俩至少在《十面埋伏》之前,电影方面都是我说的算。

    哪怕所有人都说《英雄》是我开始像商业片妥协的起点……

    这话没错。

    人嘛,都有个争强好胜的心。

    在《英雄》之前,我确实也没拍出来一部票房特别叫座的片子。而《英雄》的出现,我是证明了我有拍商业片的能力,但也让他有了一种不该有的野心。那就是觉着可以对我的电影指手画脚了。

    所以,《十面埋伏》有了金成武、《黄金甲》有了周杰仑。而我和高仓健拍着《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他就觉得我是在耽误我的时间。我弄奥运会,他也觉得是在耽误时间。

    甚至有时候我都以为他忘记了一开始我们成立新画面公司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谋求一种在商业与艺术上面找到平衡,让这个界限变得模糊,拍出一些从商业上能被艺术肯定。而从艺术性上又能得到商业青睐的作品么?

    可是现在,他的手越伸越长,甚至已经开始打扰我的创作思路了。而现在这个《三枪》,就是我想对他说的话。可能我不懂影视投资,可能我不懂什么商业运作。但同样的道理,你也不懂拍电影,你也不懂怎么来讲一个好故事。外行领导内行的下场,就是如此。”

    张一谋一番话说的很平静。

    但许鑫却眉头越皱越紧,甚至几次想要打断他的话。

    终于,等他说完后,许鑫才疑惑的问道:

    “既然如此……此处不留爷,咱走不就行了么?要是别的导演也就算了。您只要说您要开电影,那一群投资商不得搁门外跪着,就为了您来看一眼?既然现在都成这样了,咱走呗。外面有实力的投资商多了去了……”

    “不理解,对吧?为什么我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警告他?”

    “嗯,很不理解。”

    看着许鑫那疑惑的目光。

    张一谋笑着摇了摇头:

    “因为,我们是朋友。”

    “……”

    “你会因为你朋友一点点逾越的举动,就产生那么大的应激反应么?”

    在许鑫的沉默中,张一谋反问了一句。

    “我俩95年就认识了,95年要是没有他,《有话好好说》也出不来。而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朋友的情义,不至于因为他现在想靠电影赚钱而崩塌。而我要真的一走了之了,那反过来倒是我的不对了,是我没容人之能,对朋友缺乏足够的宽容与谅解。所以……”

    他摆摆手:

    “话是这么说,外面的投资人确实一大把。但你觉得倒我这个岁数,身边还能留下多少真心朋友?”

    “……”

    许鑫愣了愣。

    接着苦笑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

    “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对不对。所以……我通过电影的方式,告诉他:剧本我告诉你了,不成熟。演员我也告诉你了,不行。但你是我朋友,你执意如此,那明知道有坑,我也陪你一起走。而我能做的,就像是咱们在奥运会的一审计划书被打回来时说的那样。规则……”

    他用两只手笔画了一个方框:

    “这里已经定死了。我只能在这个规则框架下,尽全力,把这部电影搞好。人,是你钦点的,剧本也是你拍板说直接拍的。上映后赚钱,那你开开心心的拿……”

    “那您的口碑和观众的期待……”

    “……”

    这下,轮到张一谋沉默了。

    沉默了片刻,他摇了摇头:

    “我只能尽全力的来。至于最后拍成什么样……我不清楚,就当是新瓶装旧酒吧,至少《血迷宫》的框架在,不会出现特别大的纰漏。把故事讲明白,这就是我现在需要做的。”

    许鑫听的那叫一个难受。

    实话。

    难受的很。

    可是,他明白,张导意已决。

    这不是什么妥协。

    反倒更像是退让。

    面对珍视的友谊所选择的退让。

    虽然这在客观角度与商业角度,都有些蠢。

    但如果能让张维平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对于张导而言,就是值得的。

    你瞧,有时候有些事就是这德行。

    钱,不是衡量某个特定事物的唯一标准。

    而面对友谊,眼前的老头儿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的口碑,就为了给友人提个醒。

    可是……

    “那这女主角怎么办?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这个了吧?……我看今天一整天都没见过她的人。您挑的戏也都是其他角色的戏……”

    “我会再给她一次机会,就在明天。”

    张一谋微微摇头:

    “要是不行,那就只能进行更换了。”

    “……要不我跟本山老师聊聊去?”

    看着他那有些犯难的模样,许鑫说道:

    “我俩应该还是比较好聊的。大不了……锅我替您背呗,跟以前一样。我接下来要开的电影,给赵家班点资源。把沈小阳放我这调教调教,指不定也能成才呢。”

    听到这话,张一谋直接翻了个白眼:

    “你逞什么能?那他要是不同意呢?”

    “那就打压他们啊。多简答的事~”

    许鑫乐了。

    “没圣旨,东北五仙不让入关。趙本山我拿捏不住,几个演员……应该还是手拿把掐的。别的不提,一个万达院线的排片率一个西影厂,足够卡死赵家班了吧?”

    张一谋愣了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