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瞒天过海

    342.瞒天过海 (第1/3页)

    (写在之前,332章参加华表奖时,我写了个BUG。金鸡奖和百花奖,金鸡是09年,百花是10年。当时记混了,两个奖给安排成了一年。那一章的内容已经修改,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哈。)

    哪怕是自己的推荐的,可因为这是“许鑫”的电影,所以张一谋同样没有任何强制性让小许做点什么的意思。

    你既然觉得要找个演技好的三里湾,那就去找。

    不过同样的,我给你的意见是两条腿走路。

    你按照你的思路来,我按照我的思路走。

    咱们最后碰一碰。

    许鑫也认同这个观点。

    如果说从老头身上学到的那些优点让他排出来个一二三四,那么“谦虚”这一项,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任何一个导演都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思路里。

    他可以坚持自己,但却不能不从其他人那汲取养料。

    世界的丰富多彩,艺术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它们的不拘一格,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想想看,如果世界上永远只有一种色采,那该是怎样一种单调?

    ……

    “接下来这几天,我会把《山楂树》推荐给一些朋友。有作家、文学家、评论家……甚至包括路新华在内,我都会让他们读一读,看一看。”

    听到张导的话,许鑫愣了愣……

    “《伤痕》的作者路新华?”

    “对。”

    看着许鑫那满眼“您还认识他呢?”的惊讶,张一谋露出了一丝难得能看到的得意笑容。

    “怎么?我这几十年,还不能认识一些朋友?”

    “……那您能把于华老师约出来么?我听说他挺喜欢喝酒的……”

    “都当爹的人了,不想着回家照顾媳妇,和别人喝什么酒?”

    张一谋有些无语,又有些不满:

    “都是大酒蒙子,你和他们凑什么热闹?”

    “陌言也行。”

    “我在把石铁生给你喊来怎么样?”

    “呃……我对他倒没啥感觉。”

    看着许鑫那不感冒的模样,张一谋用一种……很古怪的表情说道:

    “你对他有没有感觉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他们三个人凑一起,刚好我能帮你崩塌一下你对这些人的敬仰。”

    “……什么意思?”

    许鑫有些不明白。

    “很……不拘小节?”

    “不拘小节?”

    张一谋用愈发古怪的表情微微摇头:

    “你知道当年于华他们踢球,让谁当守门员么?”

    许鑫愣了愣。

    忽然眼神变得荒唐了起来:

    “难道是……”

    除了被困在轮椅上却被称为“时代的巨人”的石铁生,还能有谁?

    接着就见张一谋点点头:

    “对,就是把他放到球门……还不是球门,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在篮球场上和体育学校的学员踢的足球。然后球门就是篮球架子……俩人把石铁生大中午头的就放在篮球架子下面,那群体育学院的孩子都不敢动弹了。因为他们说石铁生身体不好,球砸他身上人可能就没了……”

    “……”

    “……”

    别说许鑫了,连张沫都听傻了。

    夺……夺笋呐~!

    可真是半点人事不干呐!

    而许鑫还傻乎乎的问呢:

    “然后呢?”

    “然后?你自己想呗。大中午头,让一个坐轮椅的家伙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晒了一中午,也就是他命大……要不我帮你把他约出来,你当面问问他要不要在当次守门员?”

    “……”

    惊讶、无语,荒唐又想笑。

    许鑫张了张嘴……

    试探性的问道:

    “我要是把这段子加进剧本里……”

    “……”

    张沫的嘴巴一下子就张的老大。

    而张一谋也被他这脑洞给弄的瞪大了眼睛:

    “你疯了?拍个烂片最多让人骂半年。你惹三个作家……还是知名作家,你不怕被写进作品里遗臭万年?”

    许鑫的头赶紧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算了算了。”

    张一谋心说谅你也不敢。

    微微摇头,继续说道:

    “等他们看完,到时候我会让你跟我一起,不过不是以导演的身份,而是跟着我一起,去听听他们对这本的意见。”

    “嗯,好。”

    许鑫瞬间就应了一声。

    可张沫却有些疑惑。

    张了张嘴想要发问,但又不知道该怎么问。

    但她的表情迅速被许鑫给捕捉到了。

    想了想,他说道:

    “人家毕竟和我不熟,哪怕看在您的面子上,也未必会和我说特别多。所以让他们以为您要导?是这意思吧?”

    “……”

    张一谋在刚才他瞥自己闺女那一眼时,也看到了他扭头的模样。

    而此刻听着许鑫这话,就明白了意思。

    点点头,又看了露出了了然神色的女儿,才说道:

    “对,所以我会说我想拍这个故事。你和沫沫到时候一起来听就行,把大家的意见或者建议都记下来,回去慢慢琢磨。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东西。尤其是这个题材你可能还没涉猎过,所以这些过来人的意见尤为重要。”

    俩人通过对话,把意思直白的解释给了张沫听。

    而他话音落下,许鑫又来了一句:

    “那到底有没有于华……”

    “……”

    “《活着》这本书我一直不太敢看,听说特别惨……”

    看着张一谋那无语的表情,许鑫讪讪的挠了挠头:

    “所以我就想听听作者本人的意见……他的书我就差《活着》这一本了。”

    “你啊……”

    张一谋无奈。

    “我喊他来就是了。”

    “嗯嗯嗯!”

    “……”

    没来由的,张沫从父亲脸上看到了一种嫌弃。

    就类似“看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一样。

    而许鑫在心愿得逞后,又问道:

    “然后呢?其他方面的工作怎么安排?我要执导的消息,包括影片立项这些,都什么时候说好?明年?”

    “不,11月份。”

    “……下个月?”

    许鑫一愣。

    张一谋点点头:

    “对。”

    “可《三枪》……”

    “11月份开始放出消息,一方面呢……维平那边,我如果做其他人的监制,他肯定不同意。但你肯定会不一样一些,因为他虽然知道你在西影厂,但因为咱们的关系,他觉得以后大家是有机会一起合作的。这次我给你当监制,他会很高兴。”

    “……”

    “……”

    他这话说完,看到了皱起眉头的许鑫和女儿后,却没有任何解释这话的意思,继续说道:

    “第二点,刚才我琢磨了一下,既然你如此坚持,那从11月份,我就开始《金陵十三钗》的秘密选角活动。而这次的选角……”

    “以《山楂树》的名义来?”

    “不错。”

    这下,许鑫明白老头的意思了。

    “您不想让任何人插手这次的选角活动?”

    “对。”

    张一谋点点头:

    “十三钗,就是十三副那个时代的面孔。每一张脸,我都要亲自来。还有包括那些女学生。而这次的《山楂树之恋》,静秋的年龄跨度,是可以涵盖到《十三钗》里的。所以,到时候我们分头来。一边找静秋,我一边找其他人……”

    “您干嘛不直接和张维平说……”

    张沫忍不住开口了,一脸不解。

    “因为大家是朋友。”

    这次,许鑫代替了张一谋回答了张沫的问题。

    然后不给任何张沫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点点头:

    “行,那声势就弄的大一些。把动静盖过一切,到时候您也方便一些。”

    “嗯。”

    ……

    把《山楂树》的所有话题聊完,许鑫就起身告辞了。

    一路开车回到了月子中心的时候,杨蜜还没睡觉。

    而是在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捧着手里的记事本在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