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人物”

    710.“人物” (第2/3页)

  “那他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

    许鑫的反问打断了他。

    姜倵又一愣。

    “二哥,我说过,我们的目标是很多很多的好电影。在这一点上,用圈子来划分阵营,其实真没啥必要。再说了,他要是真觉得西北圈不行,那我沪圈还有个公司呢,让沪圈来投不就得了。这人……跟我也挺有缘分的。哈~”

    许鑫一声轻笑。

    “您说对吧?更何况,昨天我也和您说过掏心窝子的话了。我们和京圈是利益之争不假,但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您自己不也承认么,对不对……

    再说,按照您的说法,他这“倒霉”几乎都是受我、冰冰姐的影响。他要是真发愁,那就当我还他人情了呗。他过来,然后自己把消息放出去。京圈要是觉得他有价值,那肯定得有人来接手这件事。我就当还他个人情就得了。”

    “……”

    许鑫的一番话让姜倵彻底的发不出声了。

    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前这个“小孩”说的话……让他有种一把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的感觉。

    这特么要是放到古代,他不得是一代巨侠?

    谁听到他的名字,不得心甘情愿的竖起一个大拇哥,夸一声“真汉子”!?

    这话……

    太特么敞亮了啊!

    “你……真这么想的?不生气?”

    “对啊。”

    许鑫点点头:

    “文艺片……不是我们自夸,论起来接受性,十个京圈也抵不过我们。他要是真有难处,您不如劝他把眼光放远一些看看。要是大家有缘分合作,那就合作呗。前提是剧本得好,导演思路也的明确。但如果没缘分,别的不提,冲着二哥您的面子,我也愿意成人之美,顺您的水,推一把他的舟。”

    “……”

    在姜倵那震惊的小眼睛之下,许鑫再次把这事定了性:

    “您要是信我,就和他实话实说吧。当然了,不是说我们一定投资。把剧本拿来,等我回国审一审,看一看,聊一聊。觉得没啥问题,就可以给他个答案了。要是剧本不行,那另一说。可要是行,确定能投资……那他到时候想怎么来,我们也不会管。这样行不行?”

    “……”

    姜倵是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此时此刻,他脑海里就剩下了两个字:

    “人物。”

    这人办事……

    真他妈的人物!

    ……

    姜倵并没有过多犹豫。

    很快就给刁义男发了一条消息。

    里面有许鑫的电话,以及他亲口承诺的内容。

    是当着许鑫的面发的,发完还让许鑫看了下内容,有问题或者歧义的地方好修改。

    似乎生怕让刁义男觉得许鑫是在玩“釜底抽薪”那一套。

    但实际上没必要。

    许鑫压根就没在意这种事情。

    厂里对于所有剧本,其实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卡线预算。

    选出剧本,然后预估投入成本,提前制定合理的预算。

    这方面,导演话语权并不大。

    而乍一看这样做和京圈那边差不多,但区别就在于,厂里是剧本说话,而不是让导演开口。

    在导演上报预算之前,他们就已经审查完了。

    所以,刁义男的这个剧本在京圈那边或许被认为是两千万成本,但一没有李玉,二没有梁冰凝的文艺片。

    可在厂里这边,却压根不分什么文艺不文艺的。

    剧本没问题,导演思路没问题,那就可以投。

    所以,这件小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当晚,他和罗顺军见了很多片商。

    不过说老实话,决定引进院线的人并不多。

    这些天虽然《33天》无论是刊分还是评价都不错,但这些眼光毒辣的片商都看得出来……《33天》这种剧情片不太容易能引起自己国家人的共鸣。

    院线不见得有什么好收益。

    但光碟就不同了。

    这种影片除了天朝人自己,外国人不太值得去电影院专门来看。但凭借优良的故事水平,买DVD回家却是很不错。

    许鑫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一开始对院线方也没报什么过多的希望。

    而这天晚上的宴会上,他和罗顺军接洽了很多购买音像制品版权的片方。

    衡量的标准也很简单。

    价高者得。

    至于最后能赚多少钱,暂时还是个未知数。

    《武侠》那边也是如此。

    显然,戛纳把两部影片定在午夜展映是有道理的。

    上限摆在那。

    不用期待太多。

    反倒是唐烟,跟在俩人身边博取了不少眼球。

    笑的很开心。

    ……

    一晚上的宴席结束,8号一整天,王斯聪和傶薇都没回来。

    许鑫是在9号中午见到俩人的。

    看着俩人并排走却没拉手……多多少少,许鑫算是猜出来了俩人现在的状态。

    应该是和自己与杨蜜在横店那时候差不离儿。

    恋人未满,但……肯定已经超出友谊的范畴了。

    于是乎,他冒出来了一个想法。

    不是写书,而是想劝劝老王:

    “你表白亲嘴儿的时候,千万别关错灯。”

    否则……

    俩人要是走不到头也就罢了。要真走到头,这事儿会被说一辈子。

    当然了,这也就是玩笑。

    实际情况是,他很平常的跟俩人打了个招呼,问道;

    “回来啦,怎么样?”

    王斯聪微微一笑,来到了许鑫的桌前,先拉开了一把椅子。

    就是傶薇想要落座的那一把。

    而傶薇在落座时,他细心的把椅子往前推了一下。

    接着自己才坐了下来。

    然后对着旁边的侍者招了招手。

    侍者过来后,他从提着的手提袋里拿出来了一瓶标签都快烂了的酒瓶交给了对方。

    交代了一句:

    “请一定要小心一些。”

    侍者也懂。

    看到这瓶子的标签,就知道是老酒,会意的点点头。

    等侍者去开酒后,他才说道:

    “尝尝,61年的黑皮诺。20世纪历史上最好的年份!”

    “……不是82年?”

    许鑫下意识的来了一句。

    王斯聪直接翻了个白眼:

    “可拉倒吧,要不我直接给你弄个82年的拉菲?61年,勃艮第和波尔多产区都经历了寒潮,葡萄果实产量锐减。但也正因为葡萄数量减少,本来一棵藤要供应十串葡萄,变成了供应三四串。葡萄无论是风味还是香气都是历史最佳。61年的酒也是市面上最稀少的。就这么一瓶……”

    随着他的解释懂了为什么61年的酒好后,许鑫打趣了一句:

    “这么好的酒,舍得给我喝?”

    “肯定啊,为了报答你堵住大琪的嘴……”

    “诶,别乱说啊~”

    傶薇无语的推了他一下。

    换来的是王斯聪和许鑫的相视一笑。

    很快,三个杯子,一瓶酒,以及从瓶子上取下的木塞都被侍者端着一个托盘拿了过来。

    王斯聪起身倒酒。

    而许鑫看着俩人如出一辙……仿佛被“培训过”的品酒动作,嘴角不自觉的又往上扬了一些。

    然后……他用姜倵教的方法开始用舌头“刮”酒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