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正午阳光

    936.正午阳光 (第2/3页)

负责人陪同下,正在看工人上料。

    “齐哥。”

    齐雷一扭头,看到许鑫后,顿时就乐了:

    “哈哈,来的可够快的。”

    “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咋样?”

    他指着一楼有些狼藉的场地,对许鑫笑道:

    “到时候,这边会用上目前最顶级的设备,让影片的后期制作得到保障。两边也会联动起来,咱们以后的片子会越来越多,厂里那边更多的会变成行政作用,产业重心要开始转移了。”

    俩人太熟了,压根没什么寒暄,上来齐雷就直接说出了西影厂的调整。

    许鑫并不意外。

    确实,西安再怎么好,距离文娱产业中心的燕京而言,也太过遥远了。

    而且伴随着厂里的人越来越多,都集中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会显得很臃肿。

    这样分开是对的。

    而许鑫又跟其他人寒暄了一会儿后,便直接跟着齐雷上了楼,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比起西安的办公室,这边的设施其实有些公事化,但照例好茶招待是肯定少不得的。等把茶泡上,俩人坐了个对脸,齐雷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你昨天说的事情,下午刚好田总回来,我就上去说了一下。他也认可了方案,我让手底下的人去起草计划书了。估计再有个一两个月,公司就能起来。纯外包。而加入外包的团队,要和公司签商业合同实现捆绑,合约起步是三年。”

    “可以。”

    许鑫的心里算是踏实了。

    而这时,齐雷说道:

    “我还有另外一个事情,咱俩聊聊。”

    许鑫微微点头,递过去了一支烟。

    “你知道山影么?”

    “山东影视?”

    “对。”

    “没什么印象……只是记得……他们好像是专门做电视剧的吧?”

    “也可以这么说,《闯关东》、《悠悠寸草心》、《铁道游击队》都是他们出品的。是一家专攻电视剧,并且实力很强的公司。”

    “嗯嗯。”

    许鑫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于是继续等着。

    “11年,他们赶着东阳那边促进影视企业发展,税务优惠最大的节骨眼,在横店成立了一个后期制作公司,叫做正午阳光。专门给山影的电视剧做外包后期……”

    “等等……”

    许鑫愣了愣神,看着齐雷问道:

    “他们是专门给山影做,还是也承接其他业务的后期?”

    “专门给山影做。”

    见许鑫已经察觉出来了不对劲后,齐雷露出了一种有些意味深长的表情。

    其实他之所以露出这种表情的意思也很简单。

    西影厂的模式是什么?自己公司投拍的作品,那么后期制作方面,都是厂里进行。比如许鑫这边要拍电影,批出来了3000万的预算。演员片酬一千万,设备、人工、场地场租、司机盒饭等等的花费是五百万。那么剩下的1500万,就是做后期的钱。

    不管是特效,请人配音,还是剪辑之类的,都是厂里负责来弄。但预算虽然是3000万,后期要花多少钱,则是看最终成品。而并非是你给我一千五百万,我就非要把一千五百万的后期花了个精光。

    因为厂里的后期制作团队本身也是拿工资的。

    并且也享受团体票房分成。

    可真要说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许鑫觉得成立外包公司迫在眉睫的根本原因。

    这些后期工作者,和外面比起来……钱拿的真的不够多。

    以前其实还可以,那时候电影市场票房没井喷,这边后期平均一部电影到手个两三万块的奖金,在加上一份五险一金的稳定编制工作,拿的也不少。

    但随着票房井喷,后期团队在许鑫眼里的未来中,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这时候要是还按照国企老一套来,就有些不灵了。

    一定会造成人才流失。

    他也想让大家都赚到钱。

    也帮厂里巩固住这片好容易培养起来,变得优渥的土壤。

    但山影这个主动成立外包公司的动作,他就有些“不理解”了。

    一部3000万成本的戏,拍摄用了一千五百万后,拿着片子回厂里,在有效化的节约资金中,可能这部戏用个两千五,两千六,也就下来了。

    节省下来的钱,在追加几百万成本,宣传不也有了么。

    可山影主动成立外包公司,就等于说一部三千万的戏,一千五的拍摄成本后,剩下的一千五全都给外包公司。

    后期制作花了一千万,那外包公司就赚五百万……

    当然了,这“三千万”只是举例。

    可例子的背后,山影这种行为,他是真的“不理解”了。

    想了想,他说道:

    “懂了。”

    听到这话,齐雷点点头:

    “其实这里面还牵扯一个事情。他们那边10年换的领导,和咱们有点像,《闯关东》的导演那一批人也属于“坐地户”。内部有一些分歧,最后,这波人被安排到了这个正午阳光的公司里面。”

    “噢~~~”

    许鑫恍然大悟。

    说是安排……

    流放也差不多。

    说白了,没斗过别人呗。

    加上自己又有影响力。

    把这群人甩出来,成立个外包公司,大家从志同道合的同志,变成了掌握资源的人,和要靠掌握资源的人吃饭的人。

    平级变成了上下。

    虽然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但这个公司的属性,他已经搞清楚了。

    “他们找到咱们了?”

    “嗯。这公司算是山影给三个导演的“安慰奖”……”

    “哪三个?”

    “孔升、李樰、孙莫龙他们三个。其他的股份在山影那,但他们显然也明白凡事不能只靠山影,所以现在在积极的拓展业务。咱们从今年开始,要和台里合作,开始拓展电视剧领域的业务。去年他们找我的时候,我其实没放在心上……但我这几天让人考察了一下陕台的制作班底……我只能说,一言难尽。”

    说到这,齐雷不可避免的有些无奈:

    “归根结底,还是太过于臃肿了一些。没《好声音》之前,陕台窝囊了那么多年,绝大多数人早就做好了平安退休的计划。现在他们选择和咱们合作……我估计他们的内部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把那群“无事佬”给清理干净。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咱们先来,围绕着西影频道握住一套班底,然后……离家的孩子总有一天要回家的嘛。”

    “……”

    许鑫的眼睛瞬间眯了一下。

    听这话的意思……西部影视频道,要回陕台?

    紧接着,他顺着这个思路一捋,瞬间就看到了这个“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