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看了好和看了蛋疼

    1075.看了好和看了蛋疼 (第2/3页)

    不过马上画面一转……

    好多腿就出现了。

    “咦?诗诗!”

    “……”

    许鑫嘴角又一抽。

    这满屏幕都是富有健康和活力的美腿……

    老头的镜头下,这种有张力的画面自然不必多提。

    他就想知道……

    “你咋认出来的?”

    “多新鲜啊,你倒回去,刚出场第二个就是!”

    “……”

    不信邪的许鑫赶紧倒退了一下,随后在一群人的舞蹈动作中,看到了刚才入场的那几条美腿。

    接着画面一转。

    还别说……

    真的。

    刘知诗就是第二个出场的。

    情不自禁的,他喊出了一声:

    “6.”

    杨蜜得意一笑:

    “你想不想知道她有颗痣生在……”

    “啊!!你闭嘴啊!!”

    许鑫跟个小媳妇似的,一声尖叫捂住了她的嘴巴。

    这是我能听的吗!!!

    杨蜜翻了个白眼,被老公捂着手吭吭吱吱的给点名了地方。

    可惜。

    也因为被捂住了嘴,许鑫就只听见了一阵“呜呜呜”……

    那颗痣到底生在哪……他真不知道了。

    ……

    凭心而论,俩人都对老头这部电影挺好奇的。

    一方面是有诗诗,而另一方面……就像是习惯一样。

    只要看到“张一谋导演”这几个字,就总会对他的电影抱有期待。

    哪怕这位大导演经常当着许鑫的面亲口承认:“我已经是个快被淘汰的老家伙了”……

    而电影的节奏……怎么说呢。

    四平八稳。

    可在这稳当之中,却同样有着一种宗师气度。

    对许鑫而言,他看电影第一次的习惯就是看故事。

    不看什么导演镜头,不看调度手法,更不看演技。

    纯粹就是看故事性。

    而这部以《陆犯焉识》改编的后半部《归来》剧情的电影……

    他的评价很简单。

    就俩字。

    “好看。”

    当画面最后在风雪之中,陈道眀举着自己名字“陆焉识”的牌子,陪非常苍老的冯宛瑜面朝火车站的镜头影像中定格后……

    这部片子结束了。

    而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是真好看。

    四平八稳的好看。

    没有过多的去追求所谓的“镜头美感”,亦或者是任何新鲜技术。

    都没有。

    哪怕这片子是用ImAx拍的,但通篇彻底的,也只是贯彻了一件事。

    电影。

    他用ImAx胶片,拍了一部电影。

    一部故事四平八稳,不见任何锋锐,却有种时时刻刻被钝刀子割肉,不疼却心酸的感觉。

    他太喜欢这片子里那淡淡流淌着的暗流了。

    那种真情实感被温柔所包裹……一切心酸亦被温柔所包裹的感觉……

    “太棒了啊!!!”

    没来由的,他的心情变得激动了起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这才是真的老头!对不对!?”

    “……”

    杨蜜无言。

    可此时此刻的无声,却等同于默认。

    没错。

    一点都不假。

    这部戏里,她看不到任何功利的东西。

    印象中……真的好久没看到过张导带来这种作品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英雄》之后?

    还是说……那部《千里走单骑》之后?

    真有些记不清了。

    可这部电影,却像是把她给拉回了《英雄》之前的那一会儿。

    那种……很纯粹很纯粹的电影。

    纯粹的龚丽。

    纯粹的张一谋。

    果然……这俩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生一对”。

    外国认说龚丽是张导的缪斯,这话一点都没有错。

    她懂他。

    他同样懂她。

    可太棒了啊!

    虽然和许鑫的出发点有些南辕北辙,一个是导演角度,一个是演员角度。

    但杨蜜同样也打心眼里承认……

    这部戏,真的很棒。

    有种返璞归真的质感。

    简单的场景。

    自然得光线。

    以及恰到好处的演员诠释。

    而想到这……她也不自觉的低语了一声:

    “诗诗也出来了呀。”

    听到这话,许鑫同样点头:

    “嗯。”

    确实,刘知诗在这部戏里的表现同样很棒。

    最简单的一个结论!

    她……没有拖后腿!

    而是跟上了!

    跟上了龚丽和陈道眀的节奏。

    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可如果放到第三角度来看……一位年轻演员能跟上龚丽和陈道眀的戏。

    什么含金量……无需多说了吧?

    虽然这部电影只有两个人欣赏,而许鑫也好,杨蜜也罢,都没有给出特别华美的褒奖之词。

    但此时此刻情真意切的一句“真好”却已经胜过了万千。

    这电影,是真不错。

    适合去电影院看,也适合在家里看。

    是真正意义上那种……不分场合可以观看的好电影。

    并且能让哪怕对那个年代没有共鸣的人,都会被打动的一种……最朴实的味道。

    看的许鑫满心的欢喜。

    杨蜜亦如此。

    只不过……

    “我去接孩子了。”

    听到妻子的话,许鑫点点头:

    “好,我再看一遍。”

    “嗯。”

    杨蜜应了一声。

    其实她也想看……不过却没那么急。

    她看,其实还是研究龚丽的演技。

    如今可以说一身功夫已到化境的大宗师不仅仅是张导,龚丽亦如此。

    这片子里,对方那种多次几番的眼神转换,堪称教科书一般。

    那是所有后辈演员值得去思考、模仿的存在。

    她也不例外。

    但这种观摩是很需要环境与时间的。

    而且自己和老公注定看不到一起去。

    他会在某一个片段场景下定格许久,思考光为什么这么来,人物的表面和内在都在象征着什么等等……

    而自己观影时,则是反复用慢帧数来前后平移演员的表情变化,进行体悟与观摩。

    可以说无论什么电影,俩人最多一起看一遍到两遍。

    但其他时候,基本都是各自守着各自的电脑。

    电影啥时候都能看,娃放学可不等人。

    ……

    其实说老实话,老头这版《归来》和原着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原着里,陆焉识其实并没有过的跟电影里这般“幸福”,反倒是因为居住问题,被孩子们当成了皮球在踢来踢去。

    最后干脆带着冯宛瑜的骨灰回青海了。

    至于许鑫看的书籍原着前半段……嗨,怎么说呢。

    这书的故事几本上就是一个伤痕文学的典型范例。

    严哥苓的书,他共鸣点真的不多。

    但夹不住老头是真喜欢。

    而老实讲,老头这版《归来》,他同样也是真喜欢。

    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围威尼斯。

    戛纳开始报名的时候,他还没拍完,没来得及。

    但……他估计入围威尼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几乎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了。

    当然了……许鑫在看完电影后,同样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电影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提交了一篇接近3000字的读后感。

    里面主要是提出了几个配乐方面的建议,以及说了下自己的感受。

    就当给老头交作业了。

    张一谋也没说啥,只是告诉他已经提交上去了申请表,宣传片总导演的委任应该会在月末时候下来,到时候大家一起碰一碰,看这宣传片怎么拍。

    冬奥会,选时间点肯定要选冬天有雪的时候来拍摄。

    这才4月份,几个月的准备时间,绰绰有余了。

    至于杨蜜那边……他也没操心。

    反正当天晚上诗贵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