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路同行,相约再聚

    第二十二章 一路同行,相约再聚 (第2/3页)

依旧可以和二位同行,又不会打扰太过。”

    到都中还有大半路程。

    欠的人情太大不说,大家也都不方便。

    黛玉的恩情倒是无妨,但贾雨村却一定要审慎。

    何况他最开始的目的,就是搭个顺风船到淮安。

    既然目的达到,也不必再节外生枝。

    他这话一出,对面师徒显然也都松了口气。

    毕竟有外人在船上,他们也感觉不方便。

    既然对方是个知进退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两边又聊了一会儿,黛玉便有些累了。

    等她进了船舱,冯一博起身一拜。

    “刚刚多谢老先生周全,待到了都中,定然有厚礼相赠。”

    贾雨村捻须而笑,道:“举手之劳而已,若是不好找船,咱们便同乘一艘也是无妨。”

    寒暄两句,两人又聊起了学问。

    贾雨村进士出身,自是学问精深。

    不然也教不出黛玉这样的学生。

    作为科考前辈,还指点了不少独门的小细节。

    一时间,也是让冯一博受益匪浅。

    看来自己这人情不欠都不行了。

    最后干脆也不想这些,尽情畅谈起来。

    他能考中解元,自也不是银样镴枪。

    两人你来我往,好不精彩。

    中途黛玉出来透气,又来听了一阵。

    一时竟然入迷,也参与了进来。

    直到精神疲累,才又回去船舱休息。

    冬春时节,戌时的天已经黑透。

    两船也终于抵达了淮安。

    冯一博兑现了承诺,船主拿了汇票,带着水手离开。

    一夜无话。

    第二天冯一博在淮安的码头又租了一艘船。

    三艘船结伴,一起朝都中而去。

    一路之上,也无别人,三人便轮流做东。

    今日你拜访我,明日我拜访你。

    或是探讨学问,或是挥斥方遒,或是谈词论赋。

    黛玉年龄虽小,却有林下风气,灵气最足。

    每每谈起诗词歌赋,常有惊艳之语。

    贾雨村年龄最大,经验最为老道。

    且他最懂时务,往往能一言切中要害。

    冯一博有前世的积累,见识最广。

    看事情往往都能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切入,最擅出奇制胜。

    三人各有所长,每每都各有收获,十分得趣。

    转眼一月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