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冯渊低调训薛蟠【上】 (第2/3页)

就想着该题什么字了。

    怕是到时候,只会让人生烦。

    可惜贾政却没再多想想。

    他怕元春只想着题字,忘了赏景。

    却没想起自己为了题字,却忘了验收。

    听到贾政的担忧,众清客商量了一下,就在旁笑答道:

    “老世翁所见极是,如今我们有个主意。”

    “不妨说来听听。”贾政闻言一喜。

    “各处匾对,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

    不能少,又不能定,说得贾政发懵。

    好在那清客很快就解释道:

    “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来,暂且做出灯匾对联悬了。”

    “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贾政这才恍然,立刻赞道:“所见不差。”

    “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便用。”

    顿了顿,又笑着道:

    “若不妥,就将一博、雨村请来,令他们再拟。”

    众清客立刻纷纷恭维,笑道:

    “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冯探花和雨村先生?”

    贾政闻言摆了摆手,也跟着笑道:

    “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纪,且桉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

    众清客商量一下,便道:

    “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所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

    《高天之上》

    他们平日就是做这个的,说好说坏也都无妨。

    贾政闻言点头,当下就道:

    “此论极是!正好今日天气和暖,大家去逛逛。”

    见贾珍在旁犹豫,贾政皱眉道:

    “还不先去园里知会一声?”

    贾珍这时上前小声道:

    “一博和文龙几人,也在园里,正赏景致。”

    听到冯一博在园子里,贾政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他刚才说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平平,

    还说什么,现在文章生疏,拟题迂腐,

    这些当然都是自谦。

    一是他不好亲拟,免得元春囿于他所题,而不好变改。

    二是他也想着过去转转,让人把宝玉叫来。

    这是因为宝玉和元春感情最好,由他草拟匾额,也算在皇家那边露个脸。

    元春不改,给宝玉增些光彩。

    元春改了,又不是长辈,而是她胞弟,自也无妨。

    顺便,还能一试宝玉的文才。

    可现在听说冯一博在。

    那别说宝玉,就算贾府都去了也白给。

    甚至元春若胡乱改了,都可能惹出笑话。

    毕竟冯一博是探花及第,文采算是得到官方认证的。

    见贾政为难,贾珍就在旁又小声道:

    “我先去安排一下,让人把他请到别处歇息一会儿?”

    贾政闻言顿时皱眉,却又说不出撵人的话来。

    只硬着头皮,对众清客道:

    “走吧,我们先过去看看。”

    说着,起身引众人前往。

    贾珍见状,也不好再说。

    只能先去园中知会。

    这些日子,宝玉因思念凤姐,正自忧伤不已。

    史老太君知道园子修的差不多了,就常命人带他到这边玩耍。

    好让他散散心。

    若说熙凤之“死”,最伤心的是谁?

    那肯定不是贾琏。

    而是宝玉。

    说来,还是她死后,宝玉才明白。

    姐妹中,竟是凤姐对他最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嫁了人。

    对了,还不会吟诗作赋。

    可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凤姐都会一如既往对他好。

    这样纯粹,府里再找不出第二个。

    就连他的亲姐妹探春,现在也莫名其妙的和他保持了距离。

    虽然不明显,但以宝玉的细腻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细微变化。

    此时他刚进园子,就见贾珍来了,朝他笑道:

    “你还不快出去呢,一会子老爷就来了。”

    宝玉听了,带着奶娘小厮们,一熘烟跑出园来。

    可惜方转过一个弯,顶头正撞见贾政带着清客过来。

    躲之不及,只得一旁站住。

    贾政本就准备要找他过来,现在倒是省事。

    “你跟我们一起。”

    宝玉不知贾政何意,但也只得随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