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元宵佳节,香菱抬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元宵佳节,香菱抬妾 (第2/3页)

每人点一折吧。”

    妙玉不好这些,摇头不点。

    尤二姐点了一折《琴挑》,出自《玉簪记》。

    剧情和刚刚《听琴》意思差不多,都是以琴说情的。

    显然她是没听够这些情啊爱啊的。

    尤三姐见妙玉不点,问能不能替她点了。

    妙玉自也无所谓,便由着她了。

    于是,尤三姐点一出水浒戏,一出西游打妖精的。

    都是热闹的武行。

    这边刚点了,宝钗又看向另一桌,开口道:

    “她们都点了,香菱也点一出吧。”

    一桌丫鬟都羡慕的看着香菱,却也都知她与人不同。

    香菱正琢磨着刚刚的西厢,还在原地发呆。

    宝钗说话,她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还是旁边的孟姨笑着捅捅她,道:

    “夫人让你也点戏呢!还不谢过夫人?”

    见众人都暧昧的看着她,香菱才反应过来。

    顿时脸色通红,慌乱起身道:

    “多谢夫人,香菱一个丫鬟哪有资格点戏!”

    李孟氏也悄声问宝钗,道:

    “抬举了?”

    她以为香菱已经进了冯一博屋里,宝钗才会有此举动。

    没想到,宝钗先摇摇头,低声道:

    “还没呢。”

    说着,她看着羞怯的香菱,又对李孟氏道:

    “只是爷从不肯让别人服侍,只待她和别的丫头不同。”

    李孟氏闻言,微微皱眉,道:

    “香菱是个懂事的,整日里头也不争不抢的,从不依仗身份做什么。”

    宝钗的语气温和,但说的话却像是立威的意思。

    按理说,即使真是立威,李孟氏也不该插手。

    但香菱早跟了冯一博,李孟氏不想因此导致她们夫妻失和。

    她出言夸赞两句,实则是在给香菱说情。

    “香菱长得标志,人品又好,还是爷好容易抢回来的。”

    宝钗看出李孟氏误会,轻笑两声,又道:

    “我想着,也是早晚的事。”

    李孟氏一听“抢”字,这才明白。

    原来宝钗不是想立规矩,而是想抬举香菱。

    让人知道她的不同,算是给她撑腰呢。

    当下便放心的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了。

    宝钗这时才又看向还拘谨侍立的香菱,笑着道:

    “香菱,让你点就点,想听什么就听,这里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着。”

    “不敢!不敢!”

    香菱唬得连连摆手,又道:

    “我也没什么想点的,主子们点什么我就跟着听就好。”

    她平日虽呆,却也知道分寸。

    这时候女主人给她脸面,她却不能蹬鼻子上脸。

    宝钗的目的已经达到,又见她手足无措的模样,当下摆手让她坐下了。

    香菱刚松了口气,一旁孟姨凑近了些,低声道:

    “夫人是要抬举你呢,看来是好事将近了。”

    “啊?”

    香菱惊呼一声,又连忙掩口。

    好在这时已经开唱《胖姑学舌》。

    左右看看无人关注,才满脸通红的道:

    “孟姨不要玩笑,我能在爷身边做个小丫头就好,哪里有什么……”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几微不可闻。

    “什么好事的。”

    孟姨却一脸笑意的看着香菱,笃定的道:

    “你看着吧。”

    当晚,香菱再伺候冯一博的时候。

    满脸通红,不敢直视。

    还把冯一博的腰带系了个死扣,一时手忙脚乱。

    等整理好了,又逃也似的去了外屋。

    冯一博被晾在那里,只有些莫名其妙。

    见宝钗正在一旁偷笑,他有些奇怪的道:

    “夫人在笑什么?香菱这丫头是怎么了?”

    宝钗见此连忙收敛笑意,一本正经的道:

    “还不是爷的原因!”

    “我?”

    冯一博更是不解,皱眉沉思半晌,还是没有头绪。

    “我怎么了?”

    宝钗见他模样,忍不住轻笑着道:

    “咯咯咯!还不是爷处处留情。”

    冯一博坐到炕边,一头雾水的问道:

    “我处处留情?我最近也没招惹她啊?”

    香菱早晚都是他的人,冯一博也不急于一时。

    除了偶尔逗弄逗弄,并无别的什么。

    见他冥思苦想的模样,宝钗再忍不住笑意。

    “咯咯咯!”

    她这一笑,冯一博顿时有了些猜测。

    他凑到跟前,试探道:

    “我知道了,原来是你!”

    这话一说,宝钗再绷不住了。

    “咯咯咯!咯咯咯!”

    见她笑得停不下来,冯一博就知道猜中了。

    当下他将宝钗往怀里一带,道:

    “好哇!既然你招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