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昔日大人物,今朝阶下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昔日大人物,今朝阶下囚! (第2/3页)

    而这个职位最为重要职责,就是掌管每年的秋审。

    杨明新还以为冯一博找他,就是确认这事的。

    当下,便难得正色道:

    “我知道一博你出身江南,又参与过剿倭,定然对甄家的罪行恨之入骨,不过你可以放心,这事铁证如山,想必不会再有什么反复了。”

    当日朝会之上,冯一博力劝景顺帝重惩甄家。

    杨明新虽没上朝,却也听闻了一些。

    今日听他提起此事,就以为是冯一博不放心。

    过来刑部找他,问问此事的进展。

    免得还有什么反复。

    “那就好。”

    嘴上说着好,可冯一博眼中却有几分闪烁。

    可想来想去,他还是没和杨明新说出自己真正的来意,只是道:

    “对了,不知我是否方便,见见甄应嘉?”

    他来刑部,确实与甄应嘉有关。

    然而,却并非是想见他。

    冯一博此来,其实是想在刑部托人想想办法。

    看能不能送甄应嘉提前上路。

    这事说起来,还要从那天下朝之后,贾政对翁婿俩的话说起。

    此前翁婿二人,显然都忽略了后宫的事。

    当日得了贾政提醒,翁婿来才后知后觉。

    冯一博还因此想到了更多。

    除了元春求情之外,还有一件事对此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甄家的事都可能会有反转。

    这件事就是,明年元春的孩子满周岁。

    到时候,景顺帝会不会大赦天下?

    若是到时候立了太子,出现大赦天下的可能就更大了几分。

    若是如此,说不得甄家就能逃出生天。

    这可不是凭白担心,大赦天下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

    一般来说,新皇登基、更换年号、封皇后、立太子等等。

    大多都会大赦天下!

    甚至于,皇后、皇太后过寿,或者生了皇子、公主。

    只要皇帝一高兴,也都可能大赦天下。

    元春生下皇子后,景顺帝不想太张扬,生怕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就没正式昭告天下。

    因为他之前的皇子夭折过,这样也是为了避免空欢喜一场。

    不过,这事也没可以瞒着。

    所以得了信儿的勋贵和重臣,不少都主动到都中尽一分心意。

    若是元春之子满了周岁,夭折的可能性降低一些。

    景顺帝很有可能借此机会昭告天下。

    甚至可能直接立为太子。

    若是如此,那大赦天下的可能就极大了!

    甄家虽罪孽深重,却不在“十恶”之中。

    正好在赦免的范围里!

    即使不会直接放出来,至少也会因此减刑。

    从斩首变成流放之类,留下一条狗命。

    冯一博可不想放过这个勾结倭寇的家伙!

    正是想到这一层,他才会犹豫着,想到刑部先托托关系,争取把甄应嘉送走。

    那时候,即使赦免也没有了主体。

    至于甄家其他人,总也不能大范围搞畏罪自杀。

    先把首恶诛了,其余的慢慢清算就是。

    “哦?”

    杨明新听到他要见甄应嘉,先愣了一下,随后失笑道:

    “这有何难?以你的身份,直接过去他们也不会阻拦。”

    对于送走甄应嘉的事,冯一博还是没说。

    因为见到杨明新的那一刻,他其实就明白了。

    自己张不开这个嘴。

    他在都中,就只有两个真正的朋友。

    杨明新和刘正。

    三人是同榜进士,还是君子之交。

    也就是说,谁也没求过谁。

    三人之间没有任何利益的牵扯。

    即使杨明新知道两人都有能力,却也从没真正开过口。

    能入刑部为官,与二人也没有关系。

    若是冯一博将这事求到杨明新头上……

    那不管杨明新答应不答应,他们的交情也都会有些许变化。

    这份最让人珍视的友情,冯一博不想稍有玷污。

    想通此节,他也不在纠结,便笑着回道:

    “到了你的地盘,我还能不来见你一面?”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见冯一博忽地轻松下来,杨明新也松了口气。

    “这话倒是没错!”

    他先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就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道:

    “走吧,我陪冯都尉走一趟,正好也见识见识这位甄家家主。”

    两人亮明身份,又做了登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