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今日敢如此,明日不敢想啊!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今日敢如此,明日不敢想啊! (第2/3页)

道理。”

    景顺帝心中一愣,但脸上依旧保持笑意,问道:

    “哦?是何道理?”

    因为两艘渔船就要开战,还有道理?

    难道比钞票的风险还大?

    景顺帝心中隐隐生出些不满。

    冯一博的话一出,太极殿中也是一静。

    “倭国早已答应闭关锁国,以保证倭寇不再猖獗。”

    他早有准备,闻言便回,又道:

    “可如今,倭国渔船竟能下海,还到了小琉球那边,这说明什么?”

    渔船下海,代表闭关锁国不彻底。

    景顺帝一听,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但他心中更有些不悦,收敛笑意,问道:

    “这能说明什么?”

    冯一博这时站直身体,挺胸拱手,道:

    “回圣上,说明倭国并没把对大魏的承诺放在心上!”

    冯一博上纲上线,让百官不由失笑。

    “嗤!胡说八道!”

    张年吉一直没退回去,闻言也嗤笑一声。

    又连忙朝上一礼,奏道:

    “臣从未听闻因一渔船擅启边衅之事,如此小题大做,非君子所为!”

    小题大做?

    冯一博一听,冷笑道:

    “岂不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话是《过秦论》中的名句,在场自然无人不知。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发现。

    他们和冯一博对《过秦论》的理解好像不太一样!

    只见冯一博收敛笑意,朝丹陛一拜,又高声道:

    “今日渔船能下海,明日商船能下海,后日战船就开来了,再往后我都不敢想!”

    既然你说我小题大做,那我就小题大作给你看看!

    张年吉都听懵了,一脸哭笑不得的道:

    “你这是危言耸听!”

    冯一博闻言,冷笑着转身,质问道:

    “东海郡王受圣上之命,镇守东海,若不能防微杜渐,岂非失职?”

    顿了顿,又哂笑道:

    “到时候倭寇上岸,大人可就是那个带路之人。”

    你说我危言耸听,我就危言耸听给你看。

    冯一博的话犹如捅了马蜂窝,让大殿之中再次嗡嗡起来。

    张年吉身为礼科官员,本就和礼部不合。

    现在一听冯一博搞起了人身攻击,立刻激烈反击道:

    “东海郡王因一点小事就小题大做,还要擅启边衅,显然与冯都侍郎不开关系!”

    说着,他又朝上一拜,直接道:

    “臣闻东海郡虽然建了公学,但学的却并非儒家经典,而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东海郡公学之事,在东南一带不是什么秘密。

    就如茜香国是女人做主一样,往来客商也将东海郡的新学引为奇事。

    因此在民间有所流传。

    科道言官风闻奏事,也是应有之意。

    不管真假,还都不用负责。

    “如今东海郡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开战,显然是不知礼法,不服王道,不遵儒道的原因!”

    畏威而不怀德,动不动就用战争说话。

    这在儒家看来就是蛮夷所为。

    身为礼科给事中,最擅长的就是对付礼部。

    既然冯一博敢嘲讽他,那张年吉第一反应就是以“礼”劾人。

    说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