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佛媛结缘,起社圆满

    第三百三十九章 佛媛结缘,起社圆满 (第2/3页)

    这样供奉的,一般在家中倒是不多。

    林姑姑毕竟是正经出家人,这也算是按照寺庙的格局供奉。

    第二层,供奉的都是菩萨。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王菩萨。宍

    三大菩萨代表一切菩萨。

    第三到五层,摆满了佛家经典,就不一一赘述。

    两人进来之后,在妙玉的带领下,虔诚的拜了拜。

    又各自往香炉里添了一炷香。

    礼毕,妙玉看着佛龛最上面,正中央的释迦牟尼佛,轻声道:

    「释祖曾说:「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惜春在自己的居所,都有烧香之举。宍

    虽不曾拜访佛龛,却也有佛像悬挂供奉。

    因此,她对佛家经典也算通晓。

    此时闻听妙玉所言,却微微皱眉,疑惑道:

    「这是「四念处观」?为何我听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念处观,是佛门根本修行法之一。

    探春虽然没有修行,却也从经典中见过。

    可显然,两人所看的经典却不一样。宍

    「四念处就是四个安置心念的处所,也是佛祖用智慧堪破四颠倒的法门。」

    妙玉朝她微微一笑,问道:

    「你说的「净,乐,常、我」,不就是四颠倒吗?」

    其实两个人说的都是一回事。

    只是惜春说的,是现在佛门的理念。

    而妙玉说的,确实是一开始,佛法刚刚传过来不久的「原法」。

    以她的佛法造诣,如何不知「四念处」的发展?宍

    所以,显然就是故意从「四念处」的源流,引起惜春的好奇。

    惜春此时闻言,却有些不解其意。

    她不是不明白妙玉的话,而是不知道她对自己说这些到底有何深意。

    见惜春果然来了兴趣,妙玉就又看向佛龛,自顾自的道:

    「世人都知求佛祖保佑,但佛祖却只教我们如何做好自己。」

    说完,她才看向惜春,又笑道:

    「我观四姑娘现在似乎想要寻求「无我」,但这样做又是为了「我」。」宍

    她想到以前的境遇,如何

    不是在寻求「无我」之中渡过?

    可即使孤僻冷傲,对人带搭不理。

    又如何就不是真的「我」?

    惜春并未打开心扉,还对妙玉重重戒备。

    此时对方所言,倒觉得像是在帮自己开悟?

    惜春一时想不明白,干脆不想。

    她皱眉看向妙玉,问道:宍

    「那该如何做?」

    显然,她并不介意开悟,也不介意出家。

    只是这偌大的都中,却没有她能出家的地方。

    就像她刚刚所言:

    家都未出,如何算是方外?

    「我也不知道。」

    妙玉摇了摇头,却笑道:宍

    「都说观法无我,但人人是「我」。」

    她说的意思,除了佛教的理解。

    也是在说,我和你曾经一样,你就是曾经的我。

    不必为此心存烦恼,也不必想不开出家。

    也许峰回路转,像我一样摆脱了一切不堪。

    惜春终于听出她的真意,叹道:

    「可也许只有青灯古佛才能得其真意。」宍

    她此时终于放下戒备,告诉妙玉她确实有青灯古佛的念头。

    你的选择虽然不错,但不一定适合我。

    妙玉闻言,却摇了摇头,道:

    「那也是青灯古佛的「我」。」

    青灯古佛也是一种选择,不一定就比现在好。

    你遍寻解脱之法,却不一定能得解脱。

    我接受命运的安排,不一定就得不到解脱。宍

    这当然不是在劝惜春接受命运。

    只是告诉她,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

    两人你来我往直接,都是机锋。

    换个其他姑娘,还真不一定能懂。

    也就是两个命运相似,又都与佛有缘的才能懂得彼此。

    惜春想了想,忽地期待的问道:

    「林大姐姐,我以后可以常来找你吗?」宍

    「当然可以。」

    自从智能儿离开,惜春已经很久没和人说过这么多的话了。

    不知不觉,就连诗社那边的事都忘了。

    这边两个佛媛结缘,那边诗社品鉴得正欢。

    妙玉和探春都不很合群,一时没在也没人当回事。

    只当她们躲清净去了。

    宝玉也成功写了首堆叠词藻,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