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宝钗周全备笄礼,黛玉单取象牙簪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宝钗周全备笄礼,黛玉单取象牙簪 (第2/3页)



    他记得明年黛玉就要过门,倒是把笄礼的事给忘了。

    宝钗又笑问道:

    “我就想着问问爷,可也准备了礼物?若已经准备了,也好让人和年礼一起送过。”

    及笄是成年礼,也是生日。

    作为未婚夫,冯一博确实应该有所表示。

    黛玉每年的生日,他倒是让人送了各种稀罕物过去。

    但这个时代,不是大生日一般不会大操大办。

    可今年就不一样了,笄礼也算是个大生日了。

    他确实应该准备点特别的,能表达心意的礼物才好。

    可这阵子他又忙得昏天黑地,哪还记得这些。

    就算这阵子忙完了,年后还要迎来送往。

    估计也没什么空闲的时候。

    冯一博沉吟了一下,就道:

    “到底是夫人想得周到,我这就让人去准备一下!”

    说着,他就伸手去拿外套。

    明天他一早就要去部里忙活,也就晚上有些时间。

    既然现在提到了,那不如就尽快落实。

    也免得再一忙,转眼就又忘了。

    宝钗见状却轻笑两声,上前拉住他道:

    “我的爷!都这么晚了,进进出出的再折腾着凉了,而且下面的人也都忙了一天了。”

    拦住冯一博后,她又转身走到箱子旁边,从箱盖上拿起一个锦盒。

    “我知道爷最近忙于朝事,既然我想到了,自然一并为爷准备了的。”

    说着,她将盒子往冯一博怀里一塞,道:

    “就是不知合不合适她的心意,爷先帮她过过眼吧!”

    “啵!”

    冯一博松了口气,没急着看礼物,而是先亲了她一口,赞道:

    “我就知道,夫人向来思虑周全。”

    宝钗轻轻锤了他一下,眼含笑意的嗔道:

    “爷还是别把话说满,先看看再说吧。”

    冯一博点点头,就将锦盒打开。

    他从中拿起一物,打量着道:

    “梳子吗?”

    他仔细端详,发现这把梳子倒是有些特别。

    只见它非金非玉,却打磨得光滑如玉。

    迎光一看,有晶莹剔透之感。

    拿在手里,却像是硬塑的质感。

    但冯一博清楚的知道,这个时代肯定没有塑料。

    再看梳子背上,镂刻的图案极为繁复,

    下面的每根梳齿,分布的也极为均匀。

    一看就知做工精良考究,出自大家之手。

    这样精美的梳子,在前世可能只要几十块钱一把。

    但在这个时代,任谁都能看出其珍惜之处。

    “这把犀梳大爷觉得如何?可还入眼?”

    怪不得!

    原来是犀牛角做的梳子。

    唐诗中就有“犀梳斜嚲鬓云边”,宋词中也有“斜插犀梳云半吐”。

    这支犀梳的犀角,其实取自一只独角犀,在大魏自然很少见到。

    因为,独角犀正是南洋那边的生物。

    南洋的东西,冯家的库房里肯定不缺。

    只是,犀角可以入药。

    或是切片,或是磨粉。

    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和长久贮存。

    完整的犀角,在冯家的库房里也很少见。

    冯一博满意的点点头,将梳子放回盒中,笑道:

    “夫人出手不同凡响,这个礼物必定合林妹妹的意。”

    宝钗闻言,却似早有所料,摇头道:

    “虽然我帮爷备了一样,但林妹妹的心思向来细腻,若是知道其中没有爷的心意,怕是要伤心的。”

    想到黛玉吃醋的模样,她还抿嘴一笑,又道:

    “所以爷还是想想,最好自己再添一样。”

    这就是宝钗的周全之处,不仅为冯一博查缺补漏,还为黛玉的敏感想好了退路。

    “再添一样的话……笄礼……”

    冯一博沉吟了一下,便道:

    “要不送支簪子?”

    及笄的笄就是簪子,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个礼物。

    可天刚说完,却见宝钗抿嘴一笑,点头道:

    “及笄送簪倒是颇为适合,库房里正好还有一支新送来的象牙,也不知合不合用。”

    大象和犀牛一样,都是在大魏罕见,南洋常见的动物。

    冯府的库房里还有不少牙雕、牙筷之类。

    完整的象牙虽然稀罕,但也不是没有。

    冯一博一听,心中顿时恍然。

    显然,宝钗其实可以一起准备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