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妙玉话直,黛玉嘴硬

    第三百四十九章 妙玉话直,黛玉嘴硬 (第2/3页)

黛玉、宝钗几个看得上眼的,有几分不同罢了。

    今日和妹妹说到了关键处,索性也没什么顾忌。

    “我是怕妹妹过门之后,忍不住和夫人争风吃醋,到时难免就会累及阖府上下,也会让我和大爷陷入两难。”

    这话说得极为直接,直接到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好在姐妹俩在屋里说私密话,没有第三个人在。

    黛玉虽然更加委屈,却也明白妙玉说的是良言。

    “谁稀罕吃她的醋?”

    但她闻言还嘴硬了一句,还哭道:

    “姐姐你对我这么不放心吗?不懂我的,看我像是不讲道理的,但姐姐该知道,我晓得轻重的。”

    黛玉虽爱耍小性儿,却也向来识大体。

    她和宝钗的关系其实也很好,只是每每都忍不住噎醋罢了。

    此时听到妙玉这样说她,终于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就看你现在的模样,我又如何能放心?”

    妙玉自然知道黛玉的性子,但也知道她很难控制自己的醋意。

    或许是关心则乱,对于这个妹妹,她终究还是不放心多些。

    这时,妙玉就又进一步的讲起利害关系,道:

    “现在冯府阖府上下,无不对夫人心悦诚服,大爷对夫人也是敬重万分,若是你忍不住和她争风吃醋,哪怕大爷和夫人都不说什么,下面的人也会自动站队的。”

    说到这里,妙玉意味深长的叹道:

    “真到了那时候,你我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闻听此言,黛玉不由娇躯一震。

    虽然这一世,她并没有写出那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但她在贾府贾府小住的那段时间,对刁奴欺主的事也没少见了。

    无论是当时客居贾府,寄人篱下的她。

    还是,贾府三春这样不受宠的主子。

    若是不打点明白,就会从方方面面受到刁奴的为难。

    可即使亲身经历过,黛玉却终究还是黛玉。

    她闻言也只是怔了一下,就依旧嘴硬道:

    “那就都去站她的队去好了!我才不稀罕呢!”

    说完就别过头去,抹泪生起了闷气。

    妙玉也没再继续劝说,只似笑非笑的盯着黛玉。

    好半晌,姐妹俩都没再说过一句话。

    又过了一阵,黛玉忍不住用余光瞟了一眼。

    两人互相对视的时候,忽地就又一起笑了起来。

    妙玉面带苦笑,是笑这个妹妹,明明都听进去了,却就是嘴硬不肯示弱。

    自己该说的都说了,其余就等嫁过去之后,自己大爷再亲自调理了。

    黛玉破涕为笑,则是笑这个姐姐,明明是出世的心境,却要为这些俗事操心。

    看来嫁人之后,佛祖也不能保佑家庭和睦,还要亲自上阵劝说自己。

    笑过之后,黛玉叹了口气,道:

    “唉!姐姐,你现在和以前越发不一样了呢。”

    妙玉闻言怔了一下,随后就回了一句:

    “缅怀过去不如珍惜眼前。”

    很显然,妙玉是在说:

    她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是啊!”

    黛玉倒是认可的点点头,只是又一脸感慨的道:

    “佛都要修来世,人也要往前看。”

    她认可妙玉的想法,也明白妙玉是对的。

    只是明白归明白,放在自己身上却不一定能做到。

    一边说着,她就拿起那把镂凋独角犀梳。

    满眼复杂打量两眼,带着莫名的情绪道:

    “可怜犀牛,它的角经过凋琢后,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这话听着像是在说犀牛,实则却又是在说妙玉。

    犀牛角是被炮制凋刻,妙玉则是嫁入冯府后有所改变。

    同时,又似意有所指。

    说宝钗可能就是那把凋刻妙玉的刀。

    妙玉闻言,没有立刻反驳,而是道:

    “夫人闲聊时候曾说,大爷曾对她说过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这诗一出,倒是让黛玉眼中一亮。

    她立刻放下犀梳,不由赞叹道:

    “冯大哥真是好诗才,每每惊才绝艳,惹人遐思。”

    “是啊!大爷不仅诗才无双,还让人听了有所感悟。”

    妙玉也一样的赞叹,只是又笑着道:

    “只是夫人以为这是我作的诗,用来和我玩笑,我也不知道大爷是不是从我身上悟的,但当时我听到之后却真的悟了。”

    “哦?”

    黛玉微微一愣,想到刚刚妙玉的话,就恍然道:

    “莫非姐姐悟到的不是佛法,而是珍惜眼前人?”

    妙玉知道妹妹聪慧过人,猜到也是应有之义。

    她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她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