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称“朕”之始,鬼胎暗藏

    第三百五十二章 称“朕”之始,鬼胎暗藏 (第1/3页)

    没过多久,冯一博就知道李守中所言的,那另一个得意忘形的人是谁了。鷥

    他和郝振林跟着李守,一起将提请谥号的奏疏交到景顺帝手上。

    景顺帝也是一身孝服,整个人却看不出半点哀伤。

    反而整个人看着神采奕奕!

    他从夏秉忠手里接过奏疏,打开随便翻了翻、

    稍一沉吟,就朗声道:

    「朕觉得,用「孝文」二字最为恰当。」

    说完,就将奏本当下,摆手道:鷥

    「就这样吧!礼部直接拟旨昭告天下,免得耽搁了各处的祭吊!」

    跟在后面的冯一博闻言,心中难免诧异。

    因为,他发现向来不漏声色,习惯凡事都先问张松越的景顺帝,在天泰帝谥号这件事上,竟然完全没问内阁的意思。

    要知道,内阁诸公此时就他旁边,和他一起主持祭礼!

    若是觉得这事还不算什么,那他开口说「朕」的时候,嘴角还微微抽动了一下,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若是没猜错,这就是心中激荡外露。

    显然景顺帝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了!鷥

    此时,冯一博再看一旁内阁诸公的表情,就有了新的体会。

    他原以为,是因为这样的场合,内阁诸公们才表情凝重。

    可现在他却觉得,内阁诸公有这样的表情,很可能不是因为太上皇驾崩。

    而是因为对景顺帝现在这样的表现而忧心。

    联想到李守中之前的话,他应该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也就是说,另一个得意忘形之人,冯一博猜测李守中指的,就是景顺帝!

    不仅是独断之态,让人觉得他得意忘形。鷥

    还有景顺帝对天泰帝这位太上皇葬礼的处置,也让人感觉有些得意忘形。

    对于谥号的事,景顺帝显然都没怎么斟酌。

    很可能和郝振林想的一样,就是随随便便谥了个「文」。

    不过,也可能为了和魏文帝曹丕的谥号有所区别,就又在前面加了「孝」字。

    但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明白,谥孝文帝的也有一个啊!

    那就是珠玉在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一般来说。中原士人对北魏政权都不太认可。鷥

    但唯独却都对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大兴礼乐之事津津乐道。

    后人对这位鲜卑皇帝也都持认可态度。

    正是因为想到到这,冯一博和一众礼部官员才都没开口。

    毕竟与这位皇帝谥号相似,也不是什么坏事。

    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天泰帝也有兴礼乐之功。

    而之所为说是相似,不是相同。

    则是因为无论曹魏还是北魏,国号都是魏。鷥

    而大魏的国号,其实是「大魏」这两个字。

    所以其实不加孝也没问题,都只是在书面上不容易区分。

    好在,礼部众人也不是吃干饭的。

    回去的途中,他们就为景顺帝的想法找好了理由。

    因为即使谥号一样,也可以从庙号上作出区别。

    庙号这个按照规矩起就行,倒是不存在没什么争议。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还可以称太祖或高祖,皇二代称太宗则没什么疑问。鷥

    所以,天泰帝继升级太上皇,又从太上皇升级为先皇之后。

    他在灵位和史书上又再次升级,成为了:

    大魏太宗孝文先皇帝。

    总之不管景顺帝有没有尽心,这也都是

    一个美谥了。

    若干年后再提起孝文帝,除了「追悦淹中,游心稷下」的拓跋宏。

    就又多了一个喜好诗礼的天泰帝。

    对于景顺帝的表现,内阁诸公和李守中显然都忧心不已。鷥

    可冯一博反而倒觉得没什么。

    如果景顺帝能自省,那大魏还是原来的大魏。

    相当于没有什么改变。

    如果没了太上皇的压制,景顺帝的雄心壮志就破胸而出。

    说不定还能让现在大魏有一些改变。

    即使没能中兴,稍有改变也不是什么坏事。

    除非他得志猖狂,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鷥

    失去压制后,开始挥霍权利,成为一代昏君。

    不过按照景顺帝的性格,这样的可能性又不大。

    好歹他也一直推崇李世民。

    现在既然「解决」了太上皇,趁机一展宏图大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然,这肯定不是张松越等,一心求稳之人想看到的。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