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续) (第2/3页)

眼看这事就要落定。

    这件事在冯一博看来,确实也比让李守中和贾雨村入阁难了不少。

    李守中和贾雨村本来就是执掌一部的朝中大老,距离内阁不过半步之遥。

    唯一稍有难度的,就是李守中直升次辅。

    但在保证陈勤之为主的前提下,并没引起新党的反弹。

    相比之下,这件事就触及到了开国一脉的核心利益。

    此时,北静郡王默默退回勋贵一排,低声和后面几人一说。

    这一下,开国一脉的几人顿时就要炸锅了。

    镇国公牛清之孙,一等伯牛继宗闻言便急急低吼道:

    “涉及京营,王爷怎么就轻易回来了?”

    见北静郡王有些尴尬不敢回身,一旁理国公柳彪之孙,一等子柳芳做起了和事老,劝道:

    “回都回来了,要不贾世兄举荐一下试试?”

    说完,他就看向也在旁边的世袭一等将军贾赦。

    毕竟元春就出自荣府,让他这个大伯去说,显然比他们面子大。

    牛继宗一听,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鲁莽了。

    在队列之中不好动作太大,他只能朝北静郡王的背影低声道:

    “我刚刚有些着急了,还望王爷见谅。”

    陪完不是,他又侧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贾赦道:

    “好不容易有了重掌京营的机会,咱们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啊!”

    贾赦刚刚听到点他,心中就有些为难。

    见二人先后问起,他也只能闷闷的道:

    “太后虽出身贾家,可她本就是个有主意的,如今她要为陛下打算,不愿让老亲们执掌,想必也是有她自己的考量。”

    说的这不都是废话吗?

    让你去劝她,你怎么还劝上我们了?

    两人一听,都皱起眉头对视一眼。

    “贾恩侯,你这是什么意思?”

    牛继宗显然有些急脾气,刚刚让北静郡王下不来台,现在又直接怼起了贾赦。

    “莫非你们贾家出了太后,成了皇亲国戚,就看不上我们这些老亲了不成?”

    这话说的可不好听,贾赦闻言就面色一沉。

    “牛世兄你别这么说,贾世兄也是左右为难,涉及京营,他想必比谁都急。”

    柳芳依旧还是和事老的模样,低声劝了一句,就看向贾赦,问道:

    “你说对吧?贾世兄?”

    这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贾赦顿时就被架在那里,面色接连变换几次,却也明白自己推脱不了。

    他只能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上前几步,拜了一拜自己的大侄女,低声道:

    “启禀太后,京营事关重大,不如还是从长计议吧。”

    元春见大伯出来,心中有些为难。

    好在,这时抱琴从后面匆匆赶来。

    她跑得太急,已经气喘吁吁。

    再加上文武百官都看着她,顿时脸上通红。

    元春见她窘迫的模样,便立刻吩咐道:

    “你先将陛下抱回凤藻宫,免得在这儿睡再着了凉。”

    “是!”

    抱琴忙低声应了一句,轻手轻脚的将宣治帝包在毛毯里抱了起来。

    随后就在百官的目送下,小心翼翼的往后面去了。

    有了这段一段插曲,元春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宣治帝被抱走,她也不用再小声说话。

    当下,她朝朝贾赦微微点头,道:

    “大伯来的正好,本宫正有一事要和您商议。”

    贾赦闻言一愣,忙道:

    “外臣不敢,还请太后明示。”

    即使是亲侄女,身为太后就也代表皇权。

    对方可以叫他大伯,他却不能直接应下。

    元春见他惶恐的模样,微微一笑,道:

    “逆首忠顺亲王执掌龙鳞卫,当务之急,还需有一个能信得过之人尽快接手,以免夜长梦多。”

    龙鳞卫是干什么的,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他们对龙鳞卫无比憎恶,却又无可奈何。

    可新皇登基,委派亲信统领龙鳞卫也是应有之义。

    说白了,这算是皇帝的家事,他们想管也管不着。

    一众开国勋贵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若是贾赦执掌龙鳞卫,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互通有无,他们以后也算高枕无忧了。

    “臣……”

    贾赦心中也是狂喜,正要谢恩。

    却听元春补充道:

    “不如,就先让琏弟试试吧。”

    “额?臣……臣代琏儿谢太后的恩典!”

    “有太后和陛下的信任,臣弟万死不辞!”

    元春含笑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