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上山

    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上山 (第2/3页)

来,还好叫上了苏明光一起。

    不过沿途看到的都是小片的,苏明光让苏清河不要着急挖,二头岭那里更多,而且还都是连在一起的一大片,目测不仅可以装满苏清河带来的蛇皮袋,还能挖到苏清河不想挖。

    苏清河也不觉得意外,山姜头这玩意他小时候在岭上随处可见,以前还有人专门挖野生山姜头去卖的,只不过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不愁吃不愁穿了,加上年纪也大了,就没这个心思了,偶尔见到,都是挖回去自家煮汤喝。

    岭南人爱煲汤,由于气候的缘故,还喜欢放一些中药材一起炖,是为食补。山姜头药食两用,祛湿散寒,活血下气,而且加进去煲出来的汤奶白清甜,有一股奶香味,堪为一绝。

    当然了,这些都是苏明光告诉苏清河的,毕竟苏清河对山姜头的印象,只是制作山姜糠的主材料。兴许他儿时喝过山姜头煮的汤,只不过没人跟他说过加了山姜头,他便就没有印象。

    和大多数山岭一样,苏清河翻过的这座山岭,也是种植了荔枝,水库荔枝在南岭镇挺出名的,虽然不能提高价格,但同品种的荔枝,只要一说是水库荔枝,其它岭头出产的莫名就矮了一头,就很奇怪。

    不过有一说一,站在岭头往回看,山风吹皱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风景着实不错。

    三月底了,荔枝也开花了,苏明光这时微微一叹,「今年的荔枝估计收成不行。」

    苏清河疑惑道:「为什么啊,我看这荔枝花开得挺好的。」

    「去年结太多果了,今年大概率会是小年。现在就盼今年不要太多雨水,要是大风多雨,收成还得再减。」苏明光

    一边走着,一边跟苏清河解释道,也不说复杂,苏清河也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苏清河小时候就没干过农活,不懂也是正常的。

    没见苏清河回来搞种植不是搭大棚就是请专家吗,果实成熟前他都没到地里去过几趟。

    苏清河回想起去年,去年荔枝可谓是大丰收,导致荔枝的收购价格低到几毛钱一斤,不但滞销,甚至有些果农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