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铺路

    第四百八十五章 铺路 (第2/3页)

大人赐教。”

    谢忱笑道:“太祖说,前朝覆灭之后,战乱十几年,输赢他们见的太多,便是他自己也曾被人追赶的如同丧家之犬,若非百姓拥护他,愿意陪着他再聚兵马,绝不会有今日的大齐,所以无论以后什么战事,百姓都该立即知晓结果,于是下令但凡战报经过任何州、府,送军报之人都要如实喊出战报上的内容。”

    谢忱说到这里微微停顿,然后他才又道:“刚刚战报入京,送战报者却不敢说一句,可见战事输了。不但输了,还不敢宣之于口,这就是如今大齐的底气。”

    有人听到谢忱的话,脸色登时变得难看,因为他们知晓这话说的有理。

    谢忱端起碗,继续吃他的扁食。

    赵学景也没有多言语,两个人只留下“嘻嘻呼呼”的吞咽和咀嚼声。

    等到谢忱手里的大碗见了底儿,街面上来了一队将士,围住了小小的扁食摊子。谢忱还是慢条斯理地将碗里的汤都喝光,这才站起身来。

    为首的将士向谢忱行礼:“谢大人。”

    谢忱笑道:“去哪里,你们只管引路。”

    谢忱向前走了几步,然后看向赵学景:“不要抓他,我还有个人证正被送入京城,还需要他去接应。”

    领头将领刚想问:是什么人证?

    谢忱已经从袖子里掏出了厚厚的纸笺,他双手托住纸笺,表情从刚刚的讥诮和轻蔑变成了郑重而肃穆。

    “大齐御史中丞谢忱,为太祖之女,先皇之妹,昌乐长公主向朝廷递交诉状。昌乐长公主太祖正元十六年嫁入吐蕃,太祖正元十八年乌松齐过世,公主欲返回大齐,冯奉知等人却联手乌松节,强行将公主困在吐蕃。”

    话音一落,周围百姓一片哗然。

    他们一直听到的都是昌乐长公主和英武的乌松节,两情相悦,于是公主放弃了回到母国,乌松节也一直亲近大齐。

    没想到今日却有人说,昌乐长公主是被人陷害,才会在吐蕃二嫁。

    谢忱接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