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铺路

    第四百八十五章 铺路 (第3/3页)

“先皇景泰三年,乌松节亡故,昌乐长公主再次踏上回归故土之路,却再次被冯奉知泄露行踪,这次连同一儿一女也被人挟持杀害。”

    “洮州知州姜玮知晓昌乐长公主未死,在他看来为了大齐江山社稷,为保内政平稳,他该杀了公主,好在最终没能泯灭良知,帮助公主藏匿在洮州府的一处寨子内。”

    “姜玮将此事透露给我,我竟也苟藏起来,不敢将真相大白于天下,直到这次再次去往洮州,亲眼所见吐蕃再犯之时,公主再次走上城楼,带着官兵和百姓抵御吐蕃。”

    护着谢忱一起前行的将领,不禁用目光提醒谢忱,今日谢忱在大街上说出这些言语,就等于为自己堵死了后路,如果冯家不认这罪名,朝廷不认昌乐长公主,谢忱就是妖言惑众,必死无疑。

    谢忱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潇洒,背了那么多年的秘密,今天总算被放了下来,他深深吸一口气:“公主走过那些苦难和屈辱之路,被母国一而再地抛弃,她却仍守初衷,为大齐看守国门。大齐朝廷、文武百官知晓公主消息之后,除了御史台,竟再无人维护公主,也不曾出兵援救,我大齐立国不过几十年,忠臣良将在何处?难道这条护国路上,无人与公主同行?”

    “当年大齐将十四岁的昌乐长公主送出去,虽没金戈铁马,却也是为国出征,以一人之力换边疆太平。大功毕成之日,理应有迎她归来之路。”

    “我有幸再得机会,为公主开路。”

    谢忱说完这些,将手里的状纸举高,再次重复刚刚的话语:“臣,大齐御史中丞谢忱,为太祖之女,先皇之妹,昌乐长公主向朝廷递交诉状。”

    就这样谢忱带着城内的百姓,一路走到了宫门口。

    谢忱没有再前行,而是撩开袍子跪在地上,这次除非有人接下状纸,他绝不会起身。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一个身影从宫中走出来。

    那是当朝太傅。

    谢忱心中微微一笑,他要等的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