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辽东局势

    第一百二十七章辽东局势 (第1/3页)

    乌进孝送的这些东西,虽然看着挺多的,在这个年代,还真不怎么值钱。

    辽东黑山那边八九个庄子,有十几万亩田地,这么点东西真不多。

    就算产量再低,一亩地生产一石粮食,也有十几万石粮食了。

    按照一两银子两石粮食算,也有六七万两银子,收三成租子,就是两万两银子左右。

    这一大堆东西,顶破天也就一千五百两银子左右,算在一起也就七千两银子。

    是应得租子的三成,确实少了。

    临河山庄的六千亩良田,自己接手以前一年就收入两千两左右。

    自己接手以后,弄水车,挖水渠,改进铁犁,深翻土里,选良种,施土肥,光一季小麦就达到了亩产三石。

    秋季的稻谷虽然产量低些,也达到了两石,一年就是三万石,一万五千两银子。

    收三成租子,就是四千五百两。

    这一比的话直接没法看了,一个才六千亩地,一个却十几万亩地。

    田地相差了十几倍,收入才差了不到两倍。

    黑山那边的田地,都是第一代国公爷,在打仗的时候强占的,绝对都是上等良田,不可能去抢那些贫瘠的田地。

    到现在也耕种了百年时间了,更不可能是生地,虽然气候冷了些,但是产量不可能那么低。

    等明年自己去辽东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嫂子,这个数少了,我庄子上才六千亩田地,一年就收入四千五百两,黑山那边十几万亩田地呢,这么点够干啥的?

    虽然我们不缺这点钱,但是也不能让人湖弄了,就算我们大度不计较,他们也不会感恩,反而会觉得我们蠢,好湖弄。”

    尤氏皱了皱眉头道:“怎么差那多啊,这些人真是太不像样子了,那你还见他吗?”

    贾琮道:“既然来了那就见见吧,我明后年就要去辽东了,正好向他打听一下辽东那边的情况,也好心中有数。

    《逆天邪神》

    等我去了辽东,查看一下当地的收成情况,如果做得太过了,还不知悔改的话就处置了他。”

    尤氏吃惊地问道:“琮兄弟要去辽东?这么小去干什么啊?就算要从军也得等到成年以后啊,你这么小就跑出去,我们在家里怎么能放心呢?”

    鸳鸯也关心的道:“三爷,大奶奶说的很对,就算要去从军,也要等过几年岁数大些了再去,你这么小就去太危险了,你让我们怎么能放心的下呢?”

    对于她们的话,贾琮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们二人也都是好心,关心自己,怕自己有危险。

    只是她们不了解自己的实力罢了,同样对于自己的性格也不是太了解。

    自己可不是那种愚忠的人,无论是谁下达的命令,没危险咱就上,有危险了咱就撤,保命才是第一位。

    在保住小命的情况下,再谈立功的事情,不然死球了啥都没了。

    “你们瞎担心什么呢,我也没说现在就去,只是想着从乌进孝那里,先了解一下辽东那边的情况,让自己心里多少有点数。

    毕竟那老小子一直在辽东生活,也算是地头蛇了,对那边的情况应该非常熟悉,让人告诉他,我在前院书房见他。”

    尤氏见贾琮如此说也就放心了,点点头出去让人通知乌进孝了。

    贾琮对鸳鸯道:“鸳鸯姐姐,你先等我一会,我去见见那个黑山来的乌庄头,看看能不能得到点有用的讯息,顺便敲打敲打他。”

    鸳鸯道:“三爷,我这边不急,你先去忙吧,你什么时候有空了,我们再过去也不迟。”

    贾琮来到前院书房,这里有两个小厮负责打理。

    见贾琮过来了,赶紧准备了茶水端了上来。

    自从接手宁国府以后,尤氏给贾琮配齐了八个小厮,八个长随。

    这些人但凡成器的,将来一个管事是跑不了的,那实在不成器的也没办法。

    自己出行都有亲兵跟随,长随用处不大,小厮们也就是帮忙传个话什么的,作用也不大。

    就将他们安排到了府里,早上跟着家丁训练半天,下午执勤半天。

    有在书房的,有在大厅的,有在客厅的,有在校场的,都是贾琮经常光光顾的地方,负责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