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心有灵犀

    第一百三十章心有灵犀 (第1/3页)

    第二天,贾琮找到尤氏,问了一下玄真观那边需要送些什么年货。

    到是没有什么特殊的,都是一些道士用品,素菜,素食等物。

    贾琮按照往年的惯例,让人准备了几大车年货,亲自送往了玄真观,问问贾敬要不要回家过年。

    车队出了城门,来到了玄真观。

    让那些小道士把年货都搬进去,自己去了贾敬的房间。

    贾琮看到端坐在蒲团上的贾敬,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孩儿给老爷请安,请老爷随孩儿回家过年吧。”

    贾敬挥了挥手道:“起来吧,无须多礼,贫道已是化外之人,就不去沾惹那些红尘俗世了,你回去好好过日子吧,以后没什么事就不要来这里了。”

    这······,

    贾敬的话让贾琮有些意外,看样子是真不想再和家里有牵扯了。

    对此贾琮也不好相劝,既然一心向道,那就一切随他吧,自己过来也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既然老爷一心向往长生之道,孩儿也不敢过多打扰,只是那些丹贡之药,对身体有害,老爷还是不用为好。”

    “贫道自有主意,你就不要多操心了,多操心一下自己的事才是正经。”

    自己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该做的也已经做了,至于结局如何?自己也说了不算,一切全凭天意了。

    “老爷说的是,那孩儿就提前预祝老爷新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早日仙道大成。”

    贾敬微微颔首,挥了挥手道:“去吧,去吧。”

    见此贾琮只能躬身告辞:“老爷保重,孩儿告退。”

    ······

    贾琮回到宁国府后,又拉了一车年货,一车临河贡酒,去了北静王府。

    既然有了联系,那就维持下去吧,说不定以后真有大用。

    以后自己去了军中,在外作战,朝中无人支持,没有人替自己说话是不行的。

    这一点是贾家目前最欠缺的,只有二叔贾政一人在工部,而且能力也非常有限,指望他肯定不行的。

    北静王水溶深得当今陛下的器重,如果有他帮自己说话,再加上开国一脉的帮衬,自己也就不用太担心朝堂里的明争暗斗了。

    来到北静王府,不巧的是,北静王上朝去了,没有在家。

    贾琮留下东西,也没再停留,就直接离开了。

    回去后,又去其他几家比较亲近的,挨个拜访了一遍,送了一份年礼。

    关系一般的直接就让下人出面就行了,一切都按照往年的惯例也就是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大年三十。

    贾琮身为族长,带领贾家一众族人,祭拜祖先,主持了祭祖仪式。

    再入荣国府给贾母行礼,现在的贾母,已经是宁荣二府名副其实的老祖宗了。

    到了大年初一这天。

    贾琮身为一家之主,接受平儿,鸳鸯,晴雯等人的拜年。

    秦可卿也过来给这个小叔叔拜年,贾琮将准备好的新年礼物,分发给了众人。

    又和大家一起,接受府里一众仆役的拜年,给下人分发赏钱。

    然后和尤氏,秦可卿,平儿和鸳鸯去荣府,给老太太拜年。

    随后的日子,不是去参加别人的宴席,就是宴请别人,一天都不得空闲。

    转眼间就过了正月十五,总算是消停下来了,自己也可以休息几天了。

    这段时间的迎来送往,到也认识了不少人,将宁府这边的关系巩固了一下。

    至于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自己是半路接手的,这才刚刚搭上关系,需要慢慢的,长时间的去经营。

    贾琮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考虑着今年的具体计划。

    这过完年自己已经十二岁了,去军中略微早了点。

    贾琮打算再苦练几个月,等天气暖和了就带商队去辽东。

    年前先去做几趟生意,顺便锻炼锻炼人手,将辽东那边的实际情况打探清楚。

    为自己进入军中做些准备,等年后十三岁了再进入军中,想办法多弄些功劳。

    等过几天就让商队南下,收购一批茶叶,丝绸,瓷器,等他们回来天气也就暖和了,正好一起北上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