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少年国公

    第一百九十三章少年国公 (第2/3页)

,又忠于自己的人,隆庆帝怎么会不喜欢呢?

    看着下面的贾琮,隆庆帝开口道:“贾琮接旨。”

    贾琮闻言一愣,连忙跪下道:“臣,贾琮,接旨。”

    隆庆帝道:“鉴于贾琮在辽东战场上屡立战功,斩杀敌酋,扬我国威,朕心甚慰,特加封为一等宁国公。”

    贾琮闻言大喜,期待已经的封赏,终于等到了。

    虽然,说是等自己回京再封赏,但是,以那些文官们的尿性,指不定又整出什么花招来,所以贾琮从来就没有抱希望。

    随着贾琮势力的增长,对这些已经不怎么在意了。

    有个侯爵就足够了,这些只不过是脸面罢了,都是给外人看的,能不能晋封国公,已经不是那么期待了。

    不过,隆庆帝能够遵守诺言,贾琮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贾琮现在并没有反心,只想晋升爵位,光宗耀祖,然后,娇妻美妾逍遥过日子。

    所有布置的一切后手,只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戴权见贾琮愣在了那里,连忙提醒道:“侯爷,还不赶紧领旨谢恩。”

    贾琮连忙叩头道:“臣,贾琮,领旨谢恩,叩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道:“平身吧,这个封赏可还满意?”

    “谢陛下,能够晋升侯爵,臣就知足了,现在成了国公,自然欣喜若狂,足以告慰祖宗了,臣,多谢陛下隆恩,唯肝脑涂地,一报陛下。”

    隆庆帝闻言哈哈大笑道:“你小子,现在是少年国公,慕煞旁人,青出于蓝,尤盛乃祖,两位老国公在天有灵,也该含笑九泉了。 无错更新@

    只要你忠心任事,为国效力,朕绝不吝惜封赏,圣旨稍后就会送去你的府上。和朕说说,这些年你是怎么打仗的,送来的战报可是从无败绩,朕倒是有些好奇了。”

    贾琮把辽东的这些战役,删删减减,又稍加润色,跟隆庆地讲了起来,听的隆庆帝都一愣一愣的。

    心下也是赞叹,这小子还真是打仗的料。

    贾琮说的也挺简单,那就是知己知彼,避实击虚,难怪能够连连打胜仗。

    隆庆帝也明白,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却非常的艰难,不是谁都可以的,像贾琮这样胆大心细的人真的不多。

    整个大楚,足有成百上千的武将,读过兵书战略的,更是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学以致用的能有几个?

    在御书房里待了一个时辰,贾琮才告辞离开。

    戴权将贾琮送出门外,给他使了个染色,两人来到了一边。

    贾琮有些纳闷,不知道戴权找自己何事?

    戴权拱手笑道:“恭喜国公爷了,仅仅三年时间就晋升为国公,这在我大楚可是没有先例的,国公爷年少英雄,本领超凡,真是让人羡慕啊!”

    贾琮道:“戴公公谬赞了,一切都是仰仗陛下洪福,就算我自己回头想想,有时候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戴权道:“国公爷,这次可是双喜临门,你不是有个姐姐在宫里吗,陛下打算册封于她,我给你提个醒,你好有个心理准备。”

    元春要封妃了?这该来的还是来了。

    对于这个消息,贾琮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没有元春封妃,元春省亲,就没有大观园,红楼里大。(本章未完!)

    第一百九十三章少年国公

    多故事都是发生在大观园里。

    红楼里有两个核心,一个是贾母,一个就是大观园。

    若是没有贾母,众金钗就凑不到一起,若是没有大观园,就少了众金钗的互动,整个红楼也会失色不少。

    贾琮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塞到了戴权的袖子里,道:“多谢公公相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戴权瞥了眼银票的面额,一脸笑容的道:“主子刚刚有这个意思,国公爷先不要声张,等候消息就是了,主子很看重国公爷,这也是对国公爷的一种态度。”

    隆庆帝这么做,估计也是为了拉拢自己,想让自己一直效忠于他。

    这也是一位君主,像臣子示好,拉拢臣子的表现,大家都成为亲戚了,你还不效忠于我?

    元春一旦封妃,估计王氏又要抖起来了。

    ·····슷

    贾琮被皇帝传进宫里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贾母的耳朵里。

    连忙让人将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