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三百九十八章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1/3页)

    四人议定之后,由旺财负责继续招募流民。

    派出十支队伍,前往灾区,招募那些活不下去,愿意离开故土的灾民,移居济州岛。

    再就是,收容那些没爹没娘的孩子,不论大小,不论男女,一律带回济州岛抚养、教导,免的没人管活活饿死了。

    目前自己有点小钱,也有这个能力,自然要尽一份心力了。

    这样既救了人,也能为自己积蓄后备力量。

    等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那就是济州岛上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从小就被自己抚养,灌输忠诚思想,到时候绝对是最忠诚的一批人。

    这一批孩子们,全都有张大奎负责教导训练,上午学文,下午训练搏杀之术,数量不计,有多少算多少。

    训练一年后,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筛选。

    选出适合当兵的苗子,再单独训练,将他们训练成精兵,这些人,除了管吃管住之外,还会有一定的银钱补助。

    等这些人合格以后,将补充到陆军,或者海军之中。

    剩余的那些就以读书为主,读书也不行的,等年纪大大,那就只能去做工了。

    同时,济州岛上的建设,也不能落下,这些也都由旺财负责统筹。

    为了接收移民,还得规划出一个个的村庄,建设好房屋,免得人多了没地方住。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凡是参与做工的,不但管饭,还有工钱拿,这让大家都干劲十足。

    济州岛正处于发展阶段,只要肯下力,不缺少工作。

    这些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济州岛的经济贸易。

    近几年内,济州城是繁华不起来的,只有吸引各地的商人云集,才能够真正的繁华起来。

    想要吸引这些商人,就得让他们有利可图,就得有吸引他们的东西,这一点到是需要好好的琢磨琢磨。

    不过,此事倒也不急,可以慢慢来,目前还是以发展,打基础为主。

    目前济州岛,还做不到自给自足。

    虽然有大片的土地,却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岛上的原住民,并不善于种植,选择种地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选择了做渔民,出海捕鱼,算是真正的靠海吃海了。

    也因此,济州岛上的渔业还是很发达的,各种鱼类,虾、蟹等海产品,不计其数。

    自从贾琮占了济州岛,这才安排人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目前岛上的粮食,主要还是靠贾琮供应,利用船队,从南方,甚至安南、暹罗那边购买粮食,运到济州岛。

    除此之外,济州岛上还有一个巨大的牧场,饲养着无数的牛羊马匹。

    这些都是从蒙古那边运过来的,连带着放牧的牧民一起。

    种地,打鱼,放牧,这是目前济州岛上的三大支柱产业,至于商业,那还只是一个雏形。

    只要济州岛能够自给自足了,自己也就不用再投入了,也能慢慢地有收益了。

    不过,前三年是不用想了。

    刚开垦出的田地,土质不行,前几年产量是很低的,能够自己吃的就不错了。

    最后在贾琮的提议下,决定一步到位,农民开垦出的土地,归自己所有,三年内不收税,三年以后收两成税。

    每人不得超过十亩,多了你也种不过来,荒了就浪费了。

    同时,也禁止私自买卖土地,一经发现,直接没收,这样也避免了以后土地兼并。

    只要老百姓有饭吃,饿不着,就不会没事找事,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除非有些心怀叵测之人,挑拨生事,那就不需要对他们客气了。

    自己养的军队,可不是样子货。

    对于贾琮的这个提议,几人都不怎么理解,不过在贾琮的坚持下,众人也只能同意了。

    这就是威信,贾琮在这里有绝对的权利,即便是搞一言堂,也没人会反对。

    再加上,岛上基本没有地主,那就更没有阻力了。

    之所以土改困难,那是因为,有大量的地主、豪绅,掌控着大量的土地,想要分地,那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割了他们的肉,他们自然不会同意。

    你要是硬来的话,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