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

    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 (第1/3页)

    听闻此言,贾琮心中一动。

    从表面上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个稳妥的方法。

    可是细细一想的话,其中所隐含的监督、挟制之意图,昭然若揭。

    粮草乃是军队的命脉,一旦被人控制、刁难,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提刀杀人吧?那可是内阁大臣,自己若真的敢杀了,那绝对落不了好。

    这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想干什么?还真是阴险狡猾得很。

    自己倒是不怕监督,自己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造反的,爱监督监督去吧。

    只是这军中的粮草,却绝对不能落于人手,万一到时候贻误战机,自己跟谁说理去。

    还不等贾琮开口,隆庆帝看向胡庸道:「胡爱卿,杨爱卿的提议,你有什么意见。」

    对于杨怀的心思,隆庆帝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这也正是他想要的,这样做他更容易把控大局,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虽然他相信贾琮,能够加层保险,那岂不是更放心了。

    帝王多疑,莫过于此,既要用你,也要防你。

    隆庆帝的意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胡庸这样的老油子,可是清楚明白的很,自然不会违了他的意思。

    胡庸面色凝重,思虑少许,点头道:「臣附议!」

    听了他的话,隆庆帝心中大喜,略作思索片刻,又将目光看向内阁方向,问道:「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前往?」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出列道:「启禀陛下,老臣愿往。」

    隆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贾琮道:「贾爱卿,由李爱卿前往帮你,你应该放心了吧。」

    贾琮沉默片刻,拱手说道:「陛下,臣是去平叛的,没有二心,不惧任何人监督。但是粮草乃军中命脉,决对不能握于不受臣控制的人手里,万一出点意外,军中断了粮,那这仗还怎么打?

    军粮和赈灾粮,必须分开,不能握于一人之手。李大人前往赈灾臣没意见,李大人负责筹备粮草,臣也没有意见,但是筹集到的粮草,必须提前一个月交到我军中。」

    隆庆帝闻言,脸上一黑,这混小子,就算你看出来了,干嘛非得说出来,这不是打人脸吗?

    还不等隆庆帝开口,李荣不干了,怒气冲冲的道:「宁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信不过本官吗?觉得本官会公私不分吗?」

    贾琮连忙拱手陪笑道:「李大人多心了,我并没有针对李大人的意思,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因为一旦开始赈灾,赈灾粮永远都不够,试问到时候李大人该如何?

    想当初,朝廷可是提前布局,拨出了大批的钱粮用于赈灾,可是结果如何呢?相信李大人也都看到了,这赈灾事宜可是你们内阁负责的,其中的道道你们应该很清楚才对。」

    说句不好听的,陕西到了今天的局面,内阁的罪责最大。

    虽然不一定是他们所为,但是他们手下那些官员的暗箱操作,他们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纵容他们,不加管束,才有了今天的结局。

    他们就是朝廷得罪人,都该千刀万剐。

    李荣、胡庸、杨怀、刘晋等一众内阁大臣,被人直接戳了嵴梁骨,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只是贾琮说的是实情,他们也无从反驳,只能耷拉着眼皮装没听见的。

    牛继宗看看贾琮,又看了看胡庸等人,心中不禁一笑,贾琮这小子一点亏都不吃,这几个老小子,真是自找的。

    林如海不禁摇头轻叹,到底还是年轻啊,招惹了这几个人,以后就等着被算计吧,这些人可不是心胸开阔的主。

    看着几个内阁大臣默不作声,一副便秘的样子,隆庆帝也觉得有些解气。

    最不爽这些老家伙的就是他了,不过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连忙开口道:「贾爱卿,你说的这些也有道理,现在一切都以战局为主,朕就准了你的所求。

    不过,赈灾一事,也不容忽视,朝廷也有些力不从心,没有能力全部负担,不知道贾爱卿可有什么良策,破解这一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