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炮轰李闯

    第四百六十六章炮轰李闯 (第1/3页)

    皇宫,金銮殿上。

    隆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下方的群臣。

    戴权站在一边,高声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李广路出班奏道:「起奏陛下,臣刚刚接到宁国公八百里加急,榆林失守了,已经落入了叛军手中,城中守军几乎全军覆没,太原总兵杨勇下落不明。」

    「嘶!」

    殿中众人闻听此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陕西乱匪,居然如此的厉害,当真是成了气候了,若是再不加挟制,恐怕会生出大患。

    幸好把贾琮派了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那些叛匪剿灭。

    隆庆帝皱了皱眉头,对这个结果,倒是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长安城那种大城都被攻破了,像榆林这样的城池,又如何能够守得住呢。

    榆林能够坚守一个多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失手只是时间问题,可惜没能及时救下来。

    只是如此一来,整个陕西都已经落入了叛匪的手中了,也不知道贾琮那小子现在到了哪里。

    心里不禁暗暗叹息了一声,开口问道:「宁国公的队伍,现在到哪了?」

    李广路道:「回禀陛下,宁国公是在太原发的八百里加急,按时间算的话,此时应该渡过黄河,进入了陕西地界了。」

    隆庆帝点了点头,贾琮这小子还是比较靠谱的,希望他能够改变战局,剿灭这群乱匪。

    对于贾琮的能力,隆庆帝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看向下方李广路道:「若是再有陕西方面的消息,立刻通知朕。」

    李广路拱手道:「老臣遵旨。」

    隆庆帝又看向下方宋岩,问道:「宋爱卿,不知道赈灾粮准备的如何了?」

    户部尚书宋岩出列道:「回禀陛下,户部已经准备了十万石粮食,不日即将运往陕西,交付到李大人手里。」

    隆庆帝又道:「可知道京城富户,有多少人参与运粮去陕西的?」

    宋岩道:「回禀陛下,据臣所知,宁国公准备了二十万石粮食,荣国府和薛家商会,也在大肆购粮,会跟宁国公的粮队一起运往陕西。还有少数人也参与其中,但是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有这些粮食运往陕西,短期内应该足够了。」

    水溶出列道:「回禀陛下,臣也准备了一批粮食,会跟随宁国公的粮队一起运往陕西,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牛继宗也道:「回禀陛下,臣也让人收购了一批粮食,一起运往陕西,救济灾民。」

    忠靖侯史鼎出列道:「回禀陛下,臣家中虽然拮据,也愿为国效力,砸锅卖铁,也筹集了一批粮食,准备运往灾区。」

    忠顺亲王拱手道:「陛下,臣弟家有薄资,也愿意为国效力,救济灾区百姓。」

    九王爷道:「陛下,臣弟也·······」

    十一王爷道:「陛下,臣弟·······」

    ······

    陆陆续续又站出来了不少人,一个个都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俨然都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隆庆帝嘴角抽了抽,心中暗骂不止。

    这群无利不起早的混蛋,让他们出些力的时候,一个个缩起脖子当鹌鹑,现在有利可图了,一个个比谁都积极。

    不过这样也好,有这些人出面,可以为朝廷省下大批的钱粮。

    等这些人赚回了大把的银子,参与其中的人会更多。

    如此一来,陕西那边的粮食危机,也能够缓和下来了,粮价也会慢慢的降下来,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贾琮这小子,还真是出了一个好办法,为国

    家减少了不小的负担。

    隆庆帝点了点头道:「好,诸位爱卿忠君爱民,为国出力,当为世人楷模。」

    众人闻言齐声喝道:「吾皇圣明。」

    ······

    贾琮坐在踏云驹上,立于大军前方。

    全副武装的晴雯,和春夏秋冬,以及手下亲兵守护在身边。

    头顶的帅字大旗,猎猎作响。

    再后方便是禁军方队,其他队伍分列两旁,摆出一副决战的姿势。

    远远望去,整个大军乌压压的一大片,仿佛一片人海,望不到尽头。

    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