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金銮殿朝议

    第六百四十章金銮殿朝议 (第1/3页)

    今天是大朝会。

    天还蒙蒙亮,文武百官,就已经齐聚金銮殿外。

    现在皇上还没有来,有些关系不错的大臣,便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宣!」

    随着一位小太监,来到大殿之外宣唱。

    文武百官,顺着两旁的玉道,按照文武品级依次踏入金銮殿当中。

    龙椅之上,空无一人,众人静静等候。

    又过了片刻,皇上才带着王保,从龙椅后面转了出来。

    「陛下驾到,百官行礼。」

    大太监王保,尖着嗓子高喝。

    文武大臣们,齐齐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皇上缓缓地抬了抬手,让众臣起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谢恩后,这才站起了身子。

    皇上给王保使了个眼色,王保会意,高声喝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这段时间,皇上新纳了几个妃子。

    有些食髓知味,恨不得天天待在皇宫里,和那几个妃子胡闹。

    上朝也有些心不在焉,想着快点下朝后回后宫。

    最近的朝政,都有些疏忽了。

    兵部尚书李广路,出列奏道:「起奏陛下,臣有本奏。」

    皇上看了看李广路,想起了先前嘱托之事,开口道:「李爱卿,可是事关辽东之事,快快道来。」

    「是的陛下,前往辽东的官员已经回来了,辽东王拒绝了出兵,并没有继续出兵的打算。」

    李广路的这番话,让文武大臣们,齐齐脸色一变。

    一起转过头来,望向了他的位置。

    这是什么?这是抗命不遵啊。

    贾琮可不是一般的官员,现在可是手握重兵,手底下有三十来万人。

    这要是不听话了,那后果······

    不用想,也知道。

    有人凝眉沉思,猜测着贾琮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原因。

    也有人不以为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有人在考虑,这件事是真是假。

    皇上闻听此言,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贾琮先前,摧古拉朽的击退了蒙古人,又将蛮族人给一路打出了辽东,并不是怯战之人。

    这次拒绝兵部的命令,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他的老婆孩子还在京城,这个时候,不可能跟朝廷作对才是。

    以母后对贾琮的了解,贾琮应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可能置老婆孩子于不顾的。

    想到这里,开口问道:「李爱卿,贾爱卿可有说过,为什么不肯出兵吗?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年前不是还打的好好的吗?」

    李广路抱拳行礼:「起奏陛下,辽东王说了,此时不是攻打沈阳之时,沈阳城高墙厚,又有蛮族人的精锐防守,我军士卒战力本就比不过对方,强行攻城,只会是白白送死,得不偿失。

    辽东王现在正在加紧训练兵马,提升军队战力,希望能够训练出一些精锐之士,到时候再对沈阳出手,辽东王说了,他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听到李广路这么说,皇上也暗暗点了点头。

    贾琮的这个说法,倒是也合情合理,也许他说的是对的。

    贾琮打仗,从不拖泥带水,拖拖拉拉的,一项都是全力出手,干净利落的干掉敌人。

    这次,或许真的是还没有准备好,没有把握打赢对手。

    在打仗这方面,满朝文武,可是都比不过他的。

    再说贾琮已经打下了,大半个辽东了,剩下的沈阳,早一天晚一天,倒也不着急。

    更何况,那已经是贾琮自己的领地了。

    想到这里,心里也就释然了。

    正要开口说话,就听有人说道:「全都是托词之言,明明蛮族人,已经被朝廷的兵马给打怕了,一个个望风而逃,趁机打下沈阳,应该是轻而易举,现在止步不前,居心何在?」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内阁大学士刘晋。

    李荣看了刘晋一眼,心中疑惑不解。

    贾琮应该没有得罪这个家伙,怎么老是处处针对他呢?

    「刘大人慎言,辽东王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蛮族人赶回了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