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山居岁月之七:侦骑VS夜不收

    第六十七章 山居岁月之七:侦骑VS夜不收 (第1/3页)

    徐勇,今年二十二岁,身材矫健有力,他原是延绥镇某位徐姓总兵的义子,后来徐总兵有了亲儿子,对徐勇就有些疏远了,于是徐勇便远走他乡,来到辽东投军。

    此时的辽东,核心已经成了祖、吴两家的禁脔,其中祖家把持着军官职位,吴家则把持着财政大权。

    祖家家主自然就是关宁铁骑名义上的首领祖大寿,吴家家主则是祖大寿的妹夫吴襄,此人虽是武进士出身,不过对于经商敛财的喜好远大于带兵打仗。

    此时,在冀州镇、辽东镇北面的是一个叫做喀喇沁的蒙古部落(后世承德到朝阳一带),实力仅次于左近的科尔沁与察哈尔,于是便成了建州女真、大明争相拉拢的对象。

    为了补贴关宁军的薪饷,朝廷特许关宁军与喀喇沁互市。

    都说是晋商间接资助了建州女真,不过在关宁军与喀喇沁的互市中,关宁军大量被标为「过期」、「损耗」、「废旧」的物资,包括棉甲、武器、食盐、铁料、粮食源源不绝越过边墙来到了喀喇沁。

    当然了,区区喀喇沁眼下也就两三万帐,如何用得这许多东西,显然其中就有女真人插手。

    吴襄就是主持这项边境贸易的幕后人物,他的老家是江苏人,手底下自然有不少趋炎附势的江南商人,从边境贸易得来的马匹、珍惜皮毛、人参、东珠源源不绝通过吴襄来到了江南商人们的手里。

    然后在十倍的价格卖到江南。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时下的江南,哪里有即将亡国灭种的想法,依旧是处在一派歌舞升平中。

    吴襄实际上成了不亚于晋商八大家的巨贾,身家估计比八大家还丰厚。

    这样的情形,徐勇如何能出人头地?最后还是用上了自己义父的书信才得以升到目前的位置。

    当然了,此时的辽东虽然已经是一口酱缸,不过像左良玉这样的人物,若是遇上侯询这样的恩主,那也是有造化的。

    清晨。

    徐勇斜躺在床上,看着身边两个这几日抢来的女人,面上一点表情也无,虽然时常以「岳武穆」自诩,不过在关宁军这口大酱缸的浸染下早就别无二致了。

    不过,纵是如此,徐勇还是保持着早睡早起,勤于练习武艺的本色。

    「咻.....」

    院子里传来了一阵练习枪法的声音,徐勇不用看就知道那是贺人龙的夜不收头目、亲侄子贺勇,这厮今年准备参加武举的考试,自然要勤练不辍。

    这几日,他与贺勇的夜不收与那支来自霍州的「夜不收」有过几次交手,几战之后,他们连对方的毛都没摸到,自己与贺勇倒是各损失了一个夜不收。

    「不用说己方的秘密全部被贼寇知晓了」

    徐勇想的就是这件事,以前在与其它流贼的探马交手时,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要知道,骑兵是明军的精锐,但夜不收又是骑兵的精锐,何况,夜不收并不是某位将官的家丁,而是属于朝廷的正式编制。

    他们的薪饷至少在名义上还要高过家丁,每一名夜不收都享受着哨总的待遇。

    如果没有那一份能耐和傲气,那还不如加入到家丁队算了。

    但就是这样,己方竟然不敌对方!

    「笃笃笃......」

    门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何事?」

    「头儿,敌人侦骑又来了」

    「哦?有多少人?」

    「不多,约莫三十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