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第14个任务:再救老营(1)

    第七十一章 第14个任务:再救老营(1) (第2/3页)

    「以你来看,卢象升会否出现在汾州?」

    「按说不大可能啊,京畿最大的一支、也是战力最强的卫所兵,真定府神武右卫的兵马还在沁州,是不可能前往京畿追击高迎祥等人的,原本以为是祖宽的关宁军,最后又不是」

    「对了,根军俘虏提供的情报,原本祖宽确实是被派往大名府的,后来又变卦了,而接替他职位的正是卢象升!」

    「这么说汾州之地除了许鼎臣、王朴、曹文诏三部,便没有更多的人马了?」

    李信说道:「太原是大城,原本有三卫,怎么也能抽抽调精锐,如果有更多的人马也就是

    太原的兵马了」

    「再说了,在代州还有振武卫,若得一上将统领,还是不容小觑的,紫金梁等刚刚退入绵山不久,官军截获的老营人员还在山口的祁县、太谷县附近也情有可原」

    龙十三看向李占春,「可打听清楚义军的老营都安置在何处?」

    李占春答道:「这一次似乎与上次不同,没了建奴从中捣鬼,官军早就将他们合用的人拣拔一空,年轻好看的女子、孩童早就被挑选到了祁县、太谷县县城,余者老者、病者、弱者自然全部斩杀,被作为‘功绩“报到兵部」

    「剩余的应该还有万余对青壮男妇,他们是发往京城的,上次建奴在京城附近祸害一遍后,人丁大量流失,而京城附近的田地大多掌握在皇亲国戚、大太监亲眷之手,正好让这些人前去替补」

    「对于官军们来说,巴结好皇亲国戚、大太监,也是多了一个门路,对了,在祁县与太谷县之间有一个堡子,叫东管堡,原本是一个千户所,后来由于深处内地,军堡逐渐变成了商堡」

    (东管堡,后世祁县东观镇)

    「都说汾州范家最大,不过祁县也有一家颇有名气,此人叫翟堂,祖上原本是东管堡的百户,后来前往张家口经商,到了翟堂这一代已经是祁县最大的商户了,在汾州也仅次于范永斗」

    「后来,翟家子弟有考上武举的,便承袭了东管堡千户一职,实际上该千户所只有一两百歪歪倒倒的兵丁,倒是一个热闹的商堡」

    「其东边的绵山曾是介子推隐居之所,寺庙道观众多,以前游人如织,其中不乏达官贵人,由于东管堡正好位于进山的必经之处,于是这里的茶楼酒肆异常兴盛」

    「还有,绵山大量出产柞木、榆木,是制作上等枪杆、开元弓、上等家私的优质材料,与交口堡、灵石县一样,东管堡承接了山西镇、大同镇两镇一等枪杆、弓身的制作,当然了,这其中自然与镇守太监大有勾连」

    「据说上好的枪杆一杆要一两半银子,实际银子也有赚头,这多出来的自然被大小官员分润了」

    「还有,此地榆树除了制作家具,还是当地人榨油的原料,其树皮又能造纸、编制绳索」

    「其三,绵山药材极为丰富,这才是汾州范家、翟家起家的产业,眼下虽然都热衷于边境贸易,但翟家依旧是山西最大的药材商行」.

    「其四,山西的群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