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宛城岁月之二:左旗营

    第二十三章 宛城岁月之二:左旗营 (第1/3页)

    徐以显是谷城秀才,如同以前龙十三在山西遇到的一些愿意追随他的老童生一样,虽然早早就考中秀才,但却迟迟不能考中举人,这让从小就有神童美誉的徐以显情何以堪。

    与傅山虽然满腹经纶,但并不愿意就此走上宦途不同,徐以显可是在襄阳府一带时常以诸葛孔明、陈平自诩的人物。

    于是,与那些老童生一样,他渐渐愤世嫉俗起来。

    当然了,若是大明依旧稳如泰山,他这愤世嫉俗除了给自己徒增麻烦外,并无半点好处,因为当下已经不是魏晋时代了,没有人会吃他这一套。

    徐以显今年四十岁了,便中了秀才,之后奋发图强了,却一直未考上举人,从此之后,他渐渐抛弃了四,开始研究起诸如「古今地理志」、「武备志」、「鬼谷子」等来,不测之心昭然若揭。

    当然了,一开始他并没有觉得什么,直到深入进去后才发现自己还真是对这方面有真正的兴趣前陕北开始闹起流贼后,他便读的更勤了。

    三年前,流贼三十六家在三晋大地纵横驰骋时,他的眼里隐隐有了期盼。

    小强旅南下时,他还是谷城县令的幕僚,这眼里的期盼便更甚了。

    「军纪严明,战力强横,多次以弱胜强,眼下已经有了十余万人,已经势大不可制,岂非正是我辈投效的对象?」

    但他也知道名满河南的李家兄弟已经是该部大头领龙十三手下的红人了,自己再过去也只能附于骥尾。

    于是,得知龙十三在一个月以内就几乎占据了南阳府全境,并进占了樊城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立即辞去了谷城县令幕僚的差事,反而加入到党子口游击漆尚友的麾下。

    漆尚友,长期盘踞在左旗营,岂有不知晓徐以显大名的,以前几次暗示都没得逞,眼下正在彷徨无故之际,这位有着「谷城诸葛亮」美誉的大才竟然主动投靠上门,岂有不赤脚相迎的?

    不过,漆尚友也不是傻子,知晓在郧阳府城、均州、南阳府已经被流贼拿下,左旗营孤立无援的情形下这名大才前来相投肯定不同寻常,便仔细询问起来。

    「前次我备下厚礼倾心相邀,先生却一再推辞,今日我部岌岌可危,先生却来了,却叫我好生不解」

    徐以显不慌不忙地说道:「将军也读过三国演义,可知道那诸葛亮为何投靠那穷途末路的刘玄德,而不是威震八荒的曹孟德?」

    漆尚友进过竹山县武学,读过几本书,一听此话自然是眉开眼笑,徐以显将他比作三分天下的刘玄德,简直是将自己高抬啊,虽然自知远不如刘玄德,不过还是很高兴。

    他以为大才都是这样的,便没有他想就收留了徐以显。

    当然了,此时驻扎左旗营的除了他党子口游击,还有水师千总徐千鹤,一直以来,两人为了左旗营钱粮以及往来商户抽水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由于他隶属于郧阳巡抚,而徐千鹤却隶属于襄阳府水师游击,而襄阳府水师游击是听从武昌水师分守参将指挥的,两者互不统属,自然互不买账。

    不过,由于此时襄阳府城是襄王的王府所在,而武昌也是楚王的王府所在,二王手下都有大量的商船穿梭于汉水之上,平时自然与水师多有勾连,于是,徐千鹤虽然只是一个水师千总,却没将土千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