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宛城岁月之四:土千户

    第二十五章 宛城岁月之四:土千户 (第2/3页)

家则掌控着兵权,是的,可别小看这陶家,他们人数虽少,却个个骁勇善战」

    「漆家虽然不如陶家,但有朝廷诏命,人数也比陶家多,陶家也只得屈居其后,不过,两家长期以来互相联姻,早就被外人视同一家」

    王自用暗忖:「此人与我等并不熟悉,但却将漆家的底细和盘托出,并不是心向

    我等,而是长期以来他徐家与漆家在左旗营附近为了那点钱财争斗不已所致啊,他巴不得我等去对付漆尚友」

    「由于我等是‘流贼“,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对漆尚友不利,他这人看起来斯斯文文,实际上却是打的好算盘!」

    ......

    游击将军府。

    短小精悍,面目黝黑的漆尚友得知自己的师爷竟然将流贼的人带来了,虽然是悄悄带进来的,并未声张,但依旧大怒。

    时近黄昏,漆尚友坐在自己平日召集诸将议事的地方,一个人正在生闷气,只听得侧门的珠帘一阵晃动,很快走出来一条大汉。

    只见此人身形并不算太高,不过极为厚实,整个人好像是方形的,脑袋也是硕大无比,但面目却端正得很。

    约莫三十左右,一蓬极为浓密的络腮胡子,头上只戴着网巾,显示了他在将军府与漆尚友极为亲近。

    一身大明武官的大红胖袄,穿着牛皮束腰甲,左侧挂着一把此时极为少见的武器。

    那是一把用精铁打制的短戟,短戟的手柄约莫两尺长,几有此时寻常男子小臂粗细,这样的短戟至少有二十斤重,但挂在此人腰间却浑若无物。

    此人正是徐千鹤嘴里的漆尚友的旗鼓,也叫承宣官的陶万钧了,漆姓、陶姓据说都是神农氏后裔,长期以来都住在神农山中。

    此时的川东鄂西之间的大山,虎豹熊狼众多,能在山里讨生活的人显然是要比山下的人悍勇一些才行。

    明末清初时分,按照夔州府地方志记载,当地有「三大害」:

    第一害自然是刚刚进入重庆府的清兵;

    第二害则是张献忠反复在四川流窜后在当地留下来的余部——摇黄余部;

    第三害就是虎害。

    按照当时的地方官发给总督文安之的奏报,由于地广人稀,在城池附近,甚至城池里都出现了老虎,这些老虎不但捕食家畜,连百姓也不放过。

    老虎竟然能大大咧咧进入城池祸害,可想而知当时在清兵、摇黄余部的祸害下人烟凋零到何种程度!

    夔州府有老虎,荆襄山区自然也不少,既然徐千鹤说陶万钧力能伏虎,此人显然是很有两下子的。

    陶万钧本来有两把短戟,不过在将军府时他一般只携带一把,出战时自然会将两把都带上,显然,此人也读过「三国演义」,并以「古之恶来」的典韦自诩。

    后世清兵在清剿「夔东十三家」时,投降清兵的漆尚友及其麾下的白毦兵后裔立功不少。

    「漆大」

    漆大,是陶万钧私底下对漆尚友的称呼,漆尚友虽然有些不满,不过看在平时他忠心耿耿的份上还是没有理会。

    「如何?」

    「不如见见」

    「为何?」

    「你想啊,虽然都是些小角色,但毕竟是流贼的人,眼下整个汉水以北几乎都是流贼的地盘,如果我等将其驱逐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