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宛城岁月之九:夏馆镇

    第三十六章 宛城岁月之九:夏馆镇 (第2/3页)

    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此重要的地方,内乡县的守备龙小驹亲自带了一百骑兵、两百长枪兵在此驻守,并兼任夏馆镇城堡、矿场、木场、大车行、船行的总监。

    尚子义来到后,龙小驹赶紧迎了上来。

    作为一个蒙古少年,龙小驹深知此人的份量。

    龙小驹与俄木布一样,是加入到小强师中仅有的两个会读书识字的,因为他们原来就有小台吉的身份,成为龙十三的亲卫队成员后,在龙十三、卢象升等人的教导下,亲卫队的成

    员在最近的两年里都或多或少认得了几个字,算得了几个数。

    原本龙十三是准备将矿徒、工匠分散到各处的,得知夏馆镇的便利条件后,便决定重点经营内乡县。

    于是,一万三千户工匠和矿徒有近三成分到了内乡县,其中又有一半分到了夏馆镇。

    龙小驹跟龙小石、李信聊过,大致明白今后尚子义今后就是「工部尚书」的角色,故此,虽然尚子义已经年,眼下只是内乡县的县令,但他还是亲自迎了上来。

    与龙小驹一起过来迎接的还有老营派到这里负责矿场、木场、堆场、码头、船行、大车行的头目,这些人一早在灵石县城就确立了,眼下不过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罢了。

    这些活计,若是没有一早的规划,或者没有像李信、龙小石这样的长期打理后勤辎重的人管辖,一到南阳府城就想很快操作起来全无可能。

    尚子义今日来是查看夏馆镇船坊的建设进度的,以前这里只有一处修船坊,随着县城对铁矿石、木料的大量需要,眼下这一百艘船只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因为在整个南阳府,富产铁矿石,且开采、运输较为便利的也就是这里。

    而在龙十三的规划中,除了内乡县,还将在登州、南阳府城开设冶场和作坊,都需要铁矿石,最便捷的就是利用湍水、白水的航道转运。

    当然了,像邓州本身就富含煤铁,可以自给自足,而南阳府城也可以通过白水将北面云阳镇的铁矿运过来,但都没有夏馆镇便利,何况,内乡县位居第二道防线以内,就算有大战来临,也不会立即受到影响。

    内乡县、邓州、南阳府城,这就是小强师设置的主要冶场和作坊所在。

    而邓州由于富产硫铁矿,除了冶铁,还是提炼硫磺的所在(中国从黄铁矿,也就是硫铁矿里提炼硫磺的方法从元代就开始了,到了明代由于火器的兴盛,更是早就有了一整套方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详细记载)。

    而内乡县附近的大山上有好几处山洞可以炼硝,加上龙十三在内乡县、淅川县、西峡县设置的堆硝场,基本能满足小强师的需要了。

    龙十三从灵石县城、解州(硝池)带来的炼硝工匠就可派上用场了。

    与龙小驹等人寒暄几句后尚子义就来到了船坊。

    与海船相比,内河船只的建造就简单得多,特别是没有底仓的沙船,就更为简单,为了多建造一些这样的船只,尚子义计划在夏馆镇设置一处中型船坊,安置户船匠,由于船匠眼下是抢手货,能够在这里安户也相当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