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宛城岁月之十二:内乡(5)

    第四十三章 宛城岁月之十二:内乡(5) (第1/3页)

    近来如何?」,龙十三抿了一口茶后问道。

    「多谢大当家关照,一切甚好」

    「哦?我看不是,你面色惨白,眼神游离,一看就是过得不好」

    「......」

    「我看啦,你有心病,什么心病,很简单,你是皇族子弟,而我却是造反的反贼,我虽然拿下了南阳府,但你作为皇族子弟还待在这里,岂能心安?」

    「不妨告诉你,唐王以及唐王系郡王等人回到京城后并没有在那里待多久,而是被今上封到了福建......」

    说起此事,龙十三也在暗自纳闷。

    「难道这朱聿键命中就是要与郑芝龙在一起?」

    他继续说道:「既然你在这里不安,就有两个选择,做了后或许会心安一些」

    「愿闻其详」

    「其一,离开南阳府,去汝州府,或襄阳府,都使得,不过我要提醒你,你的事估计朝廷都知晓了,回到京城后会是什么下场你自己应该清楚,我打听过,你这种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最好的结局是关在凤阳府的高墙内度过一生」

    「那第二呢?」

    「就是放下王族的架子,彻底加入我小强师,你也看到了,我小强师自从来到南阳府,除了剥夺了唐王、潞王的田产,余者一律未动,秋毫无犯不敢说,但绝对比以前强一些」

    「再说了,我查过卷宗,明初时,南阳府的土地只有一成在藩王手里,眼下却有高达七成在他们手里!这让百姓如何生活?加上苛捐杂税,地方杂税、繁杂的徭役,百姓只能卖掉田地,为你等藩王、士绅做个户」

    「我打探过,眼下只有一成的田地还在民初所编的纳税户手里,南阳卫更是厉害,竟无一亩田在军户手里!」

    「余者一成的农户,实际上也将田骨卖给了或抵押给了富者,就是为了躲避赋税,而成为永个者,但卖了田骨,却不能躲避徭役,于是,离开南阳府,去荆襄山区者很多」

    「于是,实际上,整个南阳府的土地都掌握在藩王、士绅、豪商手里,连中小商户、地主也只能保留田皮成为他人的个户」

    「现在,你若是拿着明初的黄册去收税,保准你找不到一个名册相符的人,都是冒名顶替者,而由于士绅可以少缴纳赋税,朝廷就收不上税来」

    「而经过万历年间张居正的清点后,留在黄册上的人名义上本来还有一半,朝廷需要南阳府上缴的赋税就是这一半的土地,但却只有两成左右的人承担,这两成的人真正在册恐怕只有半成!」

    「我询问过小吏,明初时朝廷还能收上来三千万石左右的赋税,但眼下能不能收上来七百万石?这是很有问题的,就算收上来了,这也是黄册上稍有身家的靠着辛苦努力发家的小商户、小地主得来的」

    「加上各地巡检司、仓大使、矿场、盐场的收入,我拿下汝州府矿业城时,也曾翻看过那里的底账,一个矿业城,加上铁矿、铜矿、盐矿、铅矿四座小城,每年名义上可出产价值百万两的物资」

    「但朝廷收取的只有十万两左右,余者去哪里了?实际上与田税一样,都去了其它地方」

    「还有,如果继续坚持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