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隐藏的技术

    第三百七十四章 隐藏的技术 (第2/3页)

    强大的续航能力,让它充一次电只需要五六个小时,就足够让这台机器人运行一个星期的时间。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储电量相同的情况下,这种高能电池的体积,只有其它电池的四分之一大小。

    这就使得它非常轻。

    而机器人的身体结构,采用的也是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

    因此,这台机器人的重量整体下来,只有普通人体重的一半。

    “陈先生,不知道你们这种电池技术,能否应用在其它领域,例如汽车......”

    麦克斯突然走到陈伟东的面前,情绪激动的问道。

    “当然可以!这也是我们商业化的方向之一。”

    ....

    得到陈伟东的亲口确认,麦克斯欣喜不已,甚至不顾这么多人惊诧的目光,当场就提出了合作请求。

    前来调研的其他机构成员,也都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庞大价值,纷纷抛出了不同程度的条件,想要进行深入合作,又或者是希望购买到完整的技术。

    再不济,取得专利授权也是可以的。

    陈伟东没有做出任何决定,而是让他们稍安勿躁,等股东大会结束,将会针对一些新技术,进行商业谈判。

    这不仅是为了回笼资金,也是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中,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就会翻一番,而电池容量不可能在两年内翻一番。

    电池技术落后,其实不是资金问题,更多的是物理限制,自然规律不允许电池技术发展这么快,因为每推出一个新电极,都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

    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石墨烯电池也被很多人看好。

    但是,无穷大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只是提高了电池的导热性和导电性,无法彻底改变电池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因此,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屡屡碰壁。

    无穷大公司掌握的这种新型电池技术,虽然不能用里程碑来形容,但也绝对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次迁跃。

    调研到了这里,不少人的心中都五味杂陈。

    华夏人不声不响,忽然就拿出了成熟的机器人和电池技术,这太让人震撼了!

    根据资料显示,他们不是在二零零零年,才制作出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吗?而且非常笨拙,全身布满了感应器,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行走指令。

    以此判断,他们应该只是具有了美苏六十年代的技术而已。

    可是,怎么一转眼,才过去几年时间,他们连如此精密的机器人都研制出来了,并且已经运用到相关的专业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