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证券分析师

    第四百一十八章 证券分析师 (第2/3页)

华南市的物价,大约只有香江的六分之一。

    以他现在每月十二万人民币的薪水,根本花不完。

    不可否认,内地有些地方,确实存在脏乱差的情况,但他也分析过,所谓的脏乱差,恐怕更多的是经济发展问题。

    人都有慕强心理。

    现在别人讨厌你,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富裕强大。

    假以时日,内地的总体经济水平提高,国民的素质,社会的治安、环境,都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至少目前,他已经可以清晰的判断出,华南市的未来一定会超过香江。

    作为金融从业者,他比其他人更清楚,香江的产业发展,极度依靠房地产和金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反观内地,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期,上下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虽然现在股市只有一千五百家上市公司,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数量再翻上一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舟乘坐电梯,来到他工作的研究部门。

    不出意外,他又是最早到公司的职员。

    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属于前台岗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本质上还是销售。

    他们的作用很多时候是促成成交,而不是发现价值。

    但无穷大证券不一样,他们从来不缺少成交。

    李舟每次只要把攥写好的公司研报发布出去,就会引来相当多的市场资金跟进,从而推动股价上扬。

    这份影响力,放眼整个证券行业,也是独一无二的。

    就连中金、中信这些老牌券商机构,也都无法与之相比。

    其实也不怪股民不买他们的账,很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都是一些小年轻,什么水平和阅历都没有,依靠关系就能当首席分析师,年薪还百万起步。

    写的文章和说的话,就是个笑话。

    大部分都是在无病呻吟、凑字数。

    一些股民,上当多了,都当他们写的东西是放屁,久而久之,自然没有人把他们的研报当投资参考了。

    而在无穷大证券,成为首席分析师的硬性条件,就是具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

    他平时的工作,就是收集上市公司的所有公开信息。

    通过政府、董事、行业组织、上市公司或其他非正式部门,获取上市公司的第一手信息。

    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信息,才能进行准确和有价值的分析。

    同时,在之后的撰写研报过程中,也必须做到严谨。

    除了要考虑研报发布的时间,还要考虑上市公司股价所处的位置,是否适合介入,有什么潜在风险,等等相关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