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尼姆亚变种

    第四百二十章 尼姆亚变种 (第3/3页)

早晨,在百京一家IT公司工作的刘先生,上班后发现,公司近30台电脑全部感染“熊猫烧香”,病毒破坏了电脑内的程序文件,并删除了电脑备份,公司正在研发中的半成品软件毁于一旦。

    刘先生愤怒的差点晕厥,却又无可奈何。

    同一天晚上,百京的一家报社里,技术人员们东奔西跑,几十名编辑记者都在等待着他们清除电脑里的“熊猫烧香”。

    3月5日,东海市一家台资公司的员工张先生打开电脑,迎接他的是一排排拱手举香的熊猫。

    环顾四周,他发现同事们脸上有同样的惊诧表情。

    整整一天,公司业务陷于瘫痪。

    ……

    三月六日,夜间十点。

    无穷大公司总部,14楼,网络安全部门。

    一群反病毒工程师,围着一台与网络隔绝的电脑。

    随着鼠标点动,数百个熊猫图标出现在屏幕上,这是工程师们当天捕获的“熊猫烧香”变种病毒。

    姜远是无穷大公司网络安全部门,病毒小组的反病毒工程师。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数十名伙伴一起捕捉网上流传的病毒,然后将病毒“拆”开,研究其内部结构后,升级无穷大公司内部的病毒库。

    捕获病毒样本后,病毒小组的成员,立刻就将病毒放进了“蜜罐”。

    “蜜罐”是病毒小组设立在互联网上的一些防卫性孱弱的服务器,工程师们故意在服务器上设置多种漏洞,诱使病毒侵入。

    就像猎人做的沾满蜜糖的陷阱,专门吸引猎物上钩。

    随后,他们又在网络隔离的环境下,对“熊猫烧香”进行了“解剖”。

    经过分析,工程师们发现,在病毒卡通化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传染潜力,它的传染模式和杀伤手段,与风行一时的“威金”病毒十分相像。

    “熊猫烧香”的技术谈不上高超,主要依赖于作者还在不断疯狂的更新,只要它更新,姜远他们就必须要随时更新专杀工具。

    仅仅才过去两天,姜远和他的同事开发的专杀工具,就已经升级了十余次。

    可以说非常被动。

    而且这么好用的病毒,IT界已经有不少的黑客在偷偷使用,很难保证这个病毒不会再次变种。

    “看来,这个病毒是根本无法消灭的,除非对它的程序进行反编译。”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姜远他们后身,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忧心忡忡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