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哪里才是底

    第四百六十一章 哪里才是底 (第2/3页)

并先后十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这里,其实我们已经出现了判断的失误。

    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就已经明显开始走弱,美利坚已经从货币紧缩开始宽松,欧洲、岛国也停止了货币紧缩,只有我们在收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如此大的差异,很快就被一些敏锐的金融机构捕捉到了。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一日。

    沪指一改之前上扬的趋势,开始震荡下挫。

    这轮下跌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直到4800点才出现止跌的迹象。

    这样的下挫,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市场经过长期上涨后的调整。

    以至于许多专家都表示:“短线回调是为了更好的上涨。”

    包括大部分券商机构,也纷纷发表市场观点,并称:“4800点是长期铁底,可以大胆买入。”

    然而,股民们根本不知道,在那些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有大批资金开始暗中集结,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市场一砸到底。

    时间进入二零零八年,一月。

    我们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码,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央行又接连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一举措,没有对股市的走势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几乎没有人对此警惕。

    上证指数在跌至4800点附近,二次回踩确认“底部”之后,仿佛又回到了原本的上升趋势,持续一个月的上涨,让指数已经收复了大半山河,回到了5400点的位置。

    然而,就在指数在接近5500点附近的时候,大盘K线却连续收出了三个小十字星。

    许多人认为,这是大盘连续上涨一个月之后,上攻遇到了阻力,很快大盘就会进行下一轮的上攻,并一举冲破5500点,重返6000点。

    可实际上,这是空头们开始寻找统一的步调,在互相打招呼,为之后的大动作热身。

    一月十六日,已经逐步适应互相节奏的空头突然发力,在收盘时上证指数直接跳水,当日跌幅达到了2%。

    其中深指更是暴跌3.58%。

    之后的两周,空头又多次砸盘,使大盘开启了“雨夹雪”的下跌模式,并在一月二十二日跳空低开,强力击穿了4800点的“底部”支撑。

    上证指数当日暴跌7.22%!

    两市超过一千两百家上市公司跌停。

    这一轮史诗级的砸盘,以银行为代表的大批成长性股票最为惨重。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一度被砸到跌停板,惨不忍睹。

    最终,上证指数在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