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凯恩斯主义

    第四百六十六章 凯恩斯主义 (第1/3页)

    “这是大概率事件,你尽管放手去做吧,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陈伟东微微点头,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观点。

    经济是经济,金融是金融,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但在金融领域,对华夏经济的未来趋势,没有人比他更有信心。

    作为一个“过来人”。

    他非常清楚,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下半年开始,外贸出口量就会急转直下。

    三架马车之一的“出口”,遇到阻力,必然会拖累全年的经济数据。

    这是国家不想看到的。

    因此,为了维持多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决策层在这个美元弱势,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关口,推出一系列稳定经济和财政的货币政策,就显得非常合乎情理了。

    这些政策的总规模将会达到四万亿人民币左右,因此被统称为“四万亿计划”。

    通过四万亿计划,提高政府支出,提高就业、消费、加快内循环,从而避免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

    这个计划的理论基础,就是凯恩斯主义。

    内核主旨就是让政府开印钞机,印钱,然后投资建设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

    通过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刺激机械、钢铁、建筑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将会大大扩大,原有的衰退将被克服。

    从各方面来看,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起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但这个理论也不是没有弊端。

    因为归根结底,它是建立在货币超发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

    这其中的环节,一个控制不好,就很容易造成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大幅度增加。

    最后导致放出来的“水”,实际会远远大于四万亿。

    另一方面,“四万亿计划”低估了资本的逐利性。

    大量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这个来钱快的领域,诱发了房产热。

    相反,最需要资金的制造业,却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保障。

    这就是四万亿计划最大的弊端。

    这也是陈伟东,对投资房地产始终有些抵触的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