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假新能源

    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假新能源 (第2/3页)

所以回答起来非常流畅。

    同时,他也相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大部分企业在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应该都会倾向于使用锂电池。

    “方总工,不要把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混为一谈啊。”

    电气部门的总负责人张衡忍不住开口道。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但是,电动汽车的能源主要来自于电力,尽管我们国家的电力来源正在逐渐实现多元化,有水电、核电、风电等多种发电方式,但大部分电力仍然是通过燃煤、燃气的传统能源发电方式获得。”

    “这就意味着,电动车的能源并不是完全清洁和可再生的,因此并不能完全符合现代人类对“新能源”的定义。”

    “更何况,法国人早在1881年就以铅酸电池为动力,发明了电动汽车,比汽油车的诞生还早,所以电动汽车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更谈不上是什么新能源汽车。”

    他的这番话,得到了好几名研究人员的认同。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全国各地都用电紧张,甚至有不少地区还不能保证全天候供电,经常性拉闸限电。

    如果选择发展电动汽车,就必然需要大规模的电力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发电站、输电网、配电网等。

    这些电力设施的建设周期,最少都是以十年单位起步。

    哪家商业公司能等的了?

    最后即便普及了电动汽车,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但电力的来源、资源消耗始终是一个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

    他们最终,还是需要发展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替代。

    陈伟东听完他们的论述,也觉得现在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不大。

    电动汽车的电池衰减、里程续航问题,都和他心目中的新能源汽车,存在较大的出入。

    不过考虑再三,他还是没有完全否认电车,而是问道:“如果我们公司要造电动汽车,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吗?”

    一名头发花白的研究人员摸了摸头顶稀疏的头发,咧开嘴笑道:“陈总,就这个东西还谈不上什么技术储备。”

    说着,他竟然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巴掌大的玩具四驱车。

    “电动车的技术原理,跟我给孙子十块钱买的这个玩具车是差不多的,两节电池搭配一个马达,一些齿轮就能跑。”

    “如果想要做到启动自如,增加一个电控技术就行了。”

    “我也不是吹牛,就这个东西,我们部门随便找几个小伙子花点时间都能设计出来。”

    陈伟东和林泽巨都被他的讲解逗的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名研究人员确实有说这番话的资格。

    他所在的控制工程部门,其研究的方向早就不是陆地交通工具了,而是火箭、跨大气层飞行器,稍微基础一点的也是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控制技术。

    这也侧面说明了,电车需要的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谁都能造车。

    这也怪不得《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文件出台后,国内瞬间就涌现出十几家资本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了。

    普通人并不会想到技术壁垒、准入门槛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否则单论技术底蕴的话,雅迪、绿源、艾玛,这些两轮电动车企业,哪个不比他们这些门外汉更懂得造电动车?

    他们之所以没有贸然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应该是考虑到生产线建设、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问题。

    毕竟造车计划一旦启动,基本上就没有退路了,动辄几百亿的投资,没有几家企业能够吃得消,大部分都需要多家金融机构集资参股才得以进行下去。

    就在这时。

    一直没有发表过观点的赵工突然提议道:“我个人认为,如果公司非要造新能源汽车的话,还不如一步到位,搞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岛国正在研发的那种?”

    陈伟东大脑开始回忆起来。

    他记得丰田公司好像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展开对氢能源汽车的研发。

    那是一种使用液态氢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