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的那边有金光大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的那边有金光大道 (第2/3页)

    韩文苦涩的点点头:“是,陛下没有听错。就这还是加上不少的铜钱,才凑起来的数字,要不然···唉,臣才三十几岁,你看这额头,皱纹都满了!”

    大明实行的是实物税,每年国库岁入两千余万两是折合白银的价值,其实大部分是粮食。现银和岁入不同,现银才是现金流,岁入只是整体实力。大明要到五十多年以后的万历年间,由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才能转变成现金流和岁入相当的局面。

    朱厚照无语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国库里竟然都是粮食,银子可是没多少。今年过年要不是华侯伟出手,弘治真的是穷的当裤子。

    华侯伟叹口气:“皇兄,现金流对朝廷的重要性恐怕你还没有直接的认识。这么说吧,没有庞大的现金流,朝廷就一直捉襟见肘,很多事想干却不能干。再往深里说,实物税这东西弊端太多,收税、保存、流通,每一个环节滋生多少贪腐?你真以为靠着俸禄就能养活大明的官?”

    朱厚照看着华侯伟,眼神锐利起来:“炜弟,你还有话没有说,说吧,你还怕我么?”

    华侯伟摇摇头,转身看向满朝文武:“我是想给他们留面子。不过皇兄让我说,那我就说!哥,你记不记得汪直曾说漂没两字?”

    朱厚照一凛,无数画面涌入脑海:“记得!”

    “什么是漂没?没有实物税,哪里来的漂没?再有,财政不能由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利太大,一旦尾大不掉?嘿嘿,大唐与日中天,不也是倒在藩镇割据上?”其实华侯伟还是没有把话说透,实物税也是文官控制武官,控制军队的一种得力手段。

    朱厚照显然明白了华侯伟的话外之音,心中涌起滔天巨浪。原来开海背后是这么一篇偌大的文章!

    华侯伟欣慰的笑了笑,继续说道:“海外多金银,倭国石见山就是一座超大的银矿,黄金也不再少数。南洋的金银、香料、木料、宝石多不胜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