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师?

    第五十五章 考古界的小亮老师? (第2/3页)

世界。

    另一方面又是诱发出了广大学生群体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为这些冷门学科的科研力量添砖加瓦。

    于国于民,他们做的都是值得翘起大拇指夸奖的大好事。

    现在陈翰接下所里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也不算是一片茫然,只需要和这几个前辈们学就行了。

    “我知道了,这几天我会多看一看他们的科普视频和微博的。”陈翰点点头,勉强答应了下来。

    孔建文这才满意的笑道:“很好,小陈你加油干,我看所里有增加一个新媒体中心的想法。”

    “你要是干好了这事,事业编是不用担心了,暂时落到新成立的媒体中心也可以。”

    听到这话,陈翰总算是精神振作了不少。

    这个好处还是不错的。

    社科院的事业编还是不容易拿到的。

    每年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们,至少都要带三到五位实习生(硕博生),但是基本没人能够在实习结束后留下来。

    行政岗位倒还好,但是像陈翰需要的这种科研岗位,对科研指标要求是非常高的。

    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地方转调来的,也就是从已经做出了厉害的考古成果和经验丰富的老手里择优选入。

    基本上刚博士毕业的新人是很难进的。

    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先曲线入职,倒是也不错了。

    先解决有没有编制的问题,留在社科院,之后再找机会转科研岗也行。

    “老师您放心,我会认真做好做个任务的!”陈翰果断的答应道。

    搞新媒体科普工作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下了。

    但是定下之后,不代表陈翰就要立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中了。

    从本职上来说,陈翰的第一身份是孔建文手下的在读博士生,读博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那一百多页的发掘成果资料,以及对接下来直播和网络科普工作的开展,陈翰得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再去落实。

    该挖土的时候,还是得去认真挖土。

    结束了和孔建文的谈话后,他和同样已经醒来了的庄云鹏洗漱了一下,下楼买了点早餐对付两口后,就坐上了负责接送他们的大巴车,和所里的其他人集合,再次前往了城外的发掘工地。

    M-168号墓的椁室清理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