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无氧才是保存尸体的第一要素

    第五十六章 无氧才是保存尸体的第一要素 (第2/3页)

    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是希望这次168号墓的墓主人的保存情况能完好一些。

    “我也觉得有可能。”正伸手再边箱里摸索的陈翰也点头附和了一句。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这句华夏考古学者们总结出来的话,确实适用于大部分考古场合。

    墓主人的尸体,也属于广义上的“墓葬出土物”,自然也适用这句话。

    尸体在干燥的情况下,确实可以保存比较久,像沙漠地区就相对其他地区更容易发现干尸。

    只要你干燥的速度比腐烂的速度快。

    并且被掩埋在了一个相对较为绝氧的环境,那就能保存下来。

    除了干燥较为容易保存尸体之外。

    在缺氧气的液体环境下,尸体的保存效果会更好,且保存时间也会更长。

    举个例子,一些地区的药酒内,会泡制一些蛇、蜈蚣、虎鞭、鹿鞭之类的东西。

    如果在制作的时候,密封足够严实,并且用高度酒有效的灭菌后,这些泡在药酒内的动物体,也不会腐烂变质。

    并且组织器官和细胞的结构都会保存的很好。

    但是,前提是必须要隔绝氧气,密闭性要非常好。

    不然的话水+氧气,就不能长期保存尸体了。

    任何死亡的动植物,长期处于有氧环境下都会迅速的腐烂变质。

    尸体泡在露天的水里,只要有微量氧气溶解在水中,就够让尸体腐烂了。

    细菌可不怕水的,就算在水里,人体内的腐败细菌,在失去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控制后,也会疯狂地滋长繁殖起来。

    表现出来的反应就是尸体的迅速腐败。

    所以所谓的“湿万年”,不是指尸体只要泡在水里,就能保存一万年了。

    而是泡在水里,同时又密闭无氧的话,就能保存很久。

    其中“无氧”才是重点!

    虽然水同样能有隔绝氧气的作用。

    但是对于尸体的保存来说,充满水只是能营造出一种“恒温恒湿”的状态,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极端干燥的条件,和密封在水里的条件,理论上来说都是恒温恒湿的。

    只是一个一直处于湿度非常低的环境。

    一个一直处于一个湿度拉满的环境而已。

    至于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