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博士课题

    第九十五章 博士课题 (第2/3页)

    实际上现存的汉律记载,可能还不到当时的一半吧。

    毕竟史书上记载的律法,大多都是一些常用的,以及纪录一些触犯汉律获罪的大人物时,顺带写下所犯何罪。

    更别提,作为一个封建国家,皇权至高无下的情况下,每代帝王都还会颁布一些临时律法,更是没有流传下来。

    有大量不怎么被用到的律法,早就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像这次出土的“天平衡杆”上记载的“X黄律”,就是一道文帝时期为了维持货币正常流动的律法。

    “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繇,里家十日。”

    “劾”是告发检举的意思。

    整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敢任意选择不合乎规定的称钱衡,或者不用官方规定的称钱衡,立马告发!犯法者需要到里正官家里服十天劳役出发!

    很显然,这是一条为了维护汉文帝新规定的四铢半两钱的标准重量,亦即维护当时币制的铸造和通行的律法。

    应该是汉文帝在推行四铢半两后,补充发布的一条律法。

    这也是《史记》和《汉书》等汉代史书里没有记载的一条律法。

    这是一件研究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政策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比如这条法律规定中,犯法后的处罚是让犯人去里正家服劳役十天!

    这就是一个研究汉代里正官职权,非常有用的线索。

    里正基本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管理一里几十户人。

    以前史学界普遍认为作为汉代官僚体系中最基层的官,里正的权利不大。

    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配合上官每季度收税的,日常其实没啥特权。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民人犯法后,处罚方式居然是去给里正家做劳工!

    那里正的小日子可舒服了。

    “小陈,还记得和这个天平衡杆一起出土的那些圆形铁环吗?”

    孔建文笑眯眯的说道:“之前我们一直都弄不清楚,那些圆形铁环是用来干什么的。”

    “不过这根天平衡杆出现后,一切都清晰了。”

    “那些圆环每个重量10.75克,约合汉制的16铢。”

    “这应该就是当时用来称钱重的砝码,也就是法钱。”

    “但是为何这些法钱并不是标准钱币的形状,更不是用铜做的,和之前出土的法钱完全不一样,就实在没办法解答了。”

    陈翰皱了皱眉头,同样陷入了困惑。

    法钱,顾名思义,就是法定钱币,是一种合于法定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