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章 吴破楚入郢之战

    一百零八章 吴破楚入郢之战 (第1/3页)

    李教授拉着陈翰,一路快走,赶回了文物存放室。

    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的掏出了一张A4纸,塞到了陈翰的怀里。

    “小陈,你看看我考释的这段铭文!”

    陈翰只好暂时压下心中对系统的吐槽欲望,展开这张A4纸看了起来。

    纸上,是一段从M1号墓的1号编钟侧面,拓印下来的铭文。

    在每个铭文的旁边,李教授都写下了自己的翻译。

    “吴恃有(众)庶,行乱,西政(征)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燮?),而天命(将)误。有(严)曾侯,(业业)厥(圣),毅博(搏)武(功),楚命是(静?),(复)(定)楚王。”

    括号内的字,是一些通假字或者已经不使用了的古早繁体字,用现代简体字替代。

    在心里完整的将这段考释默念了一遍后,陈翰童孔骤然放大。

    “这...这段铭文所记的是“吴师入郢之役,楚王避险于随”的那段历史事件?!”

    在《左传·定公四年》里,曾经纪录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一段春秋晚期十分知名的事情。

    当时,吴国在位的王,名字叫做阖闾。

    就是他派遣专诸去刺杀的吴王僚,诞生了经典的典故“专诸刺王僚”。

    专诸杀死吴王僚后,阖闾就成为了新的吴王。

    阖闾在位期间,威震东南,胖揍过好几次楚国,最厉害的时候甚至直接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逼得楚王出逃。

    他也带军队攻打过越王勾践,只是被勾践打败了,重伤而死。

    后来他的儿子夫差,为报父仇,不但攻破了越国,还逼得勾践卧薪尝胆。

    可以说越国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就是他们父子俩在位的时候,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典故和成语。

    而《左传·定公四年》里,就清楚纪录了阖闾的巅峰时刻。

    “吴破楚入郢之战!”

    从吴王阖闾三年开始,阖闾就发动了对楚国的战役,夺取了楚国的舒邑。

    阖闾四年,阖闾再次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六邑和灊邑。

    阖闾五年,阖闾还抽空攻打了一次越国,将越人揍老实了,摆平后顾之忧。

    阖闾六年,楚国不服气了,主动掀起了战争,与吴国开战。

    然后又被吴军迎头还击,胖揍了一顿,再次被吴国夺走了一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