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结束

    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结束 (第2/3页)



    争抢这个文物的是湖北博物馆和国博,两边撕逼了好久,最终湖北博物馆以地域优势,还是拿下了曾侯乙编钟。

    至于出土当地的随州博物馆,一点争夺权都没有。

    倒是现在这批曾国的青铜器、车马器、玉器,可以留在随州博物馆,大大增加随州博物馆的吸引力。

    一个地级市,通常藏品中是很少见青铜器的。

    特别是那些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处于“蛮荒之地”的省市,更是没有多少青铜器出土。

    比如陈翰的老家福建,很多市的博物馆里,只有一些明清时期,最多再追朔到唐宋时期的馆藏。

    像编钟、鼎、簋这种器物,根本不可能出现。

    现在随州这个湖北小城市,能拥有这么一批系统性的,从士到大夫再到国君级别的青铜礼器展览。

    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参与了叶家山墓地发掘工作的随州博物馆考古队,从发掘开始到结束,脸上的笑容就没见少过。

    逢人就说:“感谢大家为随州考古做贡献!”

    那叫一个乐呵。

    ......

    2019年6月26日。

    文峰塔墓地。

    原本坑坑洼洼,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探方,都已经陆续回填了。

    停工了半年之久的房地产开发商,终于能重新开工了,指挥着施工队和建筑车辆,进行着地基平整工作。

    树立在工地旁边的流动板房内。

    社科院考古所的职工们,也都在忙着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这里。

    过去的半年里,是大家丰收的半年。

    墓葬真的太多了。

    六十六座墓,平均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以上墓。

    以一个墓为一篇论文,那至少也可以产出两篇论文来。

    更别提其中有很多墓的出土文物都足够单开一篇论文。

    比如根据出土的车马器,谈一谈曾国的战车与中原诸侯战车区别。

    根据出土的陶器,浅谈一下曾国的制陶风格。

    根据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随葬器物,谈一谈曾国的礼制,以及社会生产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