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章 外甥阿柴王

    二百一十三章 外甥阿柴王 (第2/3页)

的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包括QH省考古所的队员。

    青海这一片,虽然说曾经是吐蕃国的主要墓葬区,至今已经发现了两千多座吐蕃国墓葬了。

    不过这些吐蕃国墓葬发掘的不多,大部分还是保护起来了。

    而且就算发掘了不少,但是因为青海这边还有个齐家文化。

    所以大家也没功夫去研究藏文,大多都是发给藏文研究所,让他们帮忙翻译。

    倒是隔壁甘肃,因为有敦煌石窟的存在,有一堆用吐蕃藏文书写的典籍,所以有不少懂吐蕃藏文的学者。

    “算了,发给藏文研究所问问吧。”

    青海考古所的副所长李春潮出马,拿出手机关掉闪光灯后,就将印面拍了个照片,发给了他认识的藏文学者。

    在青海干考古,自己不懂藏文没问题,但是肯定得认识几个懂藏文的学者。

    特别是柯教授这种副所长,更是人脉很多。

    他这边消息一发过去,还没等几分钟呢,就有人给他解答了。

    “这是吐蕃使用的古藏文,大致可以翻译成“外甥阿柴王之印”。”

    将这条消息告诉其他考古工作者后,大家全都陷入了沉思。

    阿柴王?

    来自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疑惑的看向了柯教授。

    这不是吐谷浑部的王族大墓吗?

    那阿柴王又是什么意思?

    是吐蕃国的什么王爵嘛?

    “敦煌石窟曾经出土过一卷《阿柴纪年》残卷,这部《阿柴纪年》记载的是吐谷浑部的历史。”

    “现代学者研究吐谷浑部,如果要从史料和文献中找他们的历史,那这部《阿柴纪年》是绝对不能绕开的。”

    “阿柴,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

    这么一解释,那就清楚了。

    这座墓的来源可以确定了,这就是一座吐谷浑的王族之墓。

    “之前根据墓葬棚木的树木年轮,可以测定这座墓的年代为744±35年。”

    “这个时候正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统治时期。”

    “既然根据印文释读可知,墓主人可能是阿柴王,那么根据《阿柴纪年》中的相关记载。“

    “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