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章 两千年前的文字,伸了一个懒腰。

    二百三十六章 两千年前的文字,伸了一个懒腰。 (第2/3页)

是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虽然,这些竹简全部都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迹了,缩水较为严重的,甚至只卷曲成了头发丝大小。

    但是,这都不是问题。

    在荆州文保中心的技术支援下,这些竹简都能够修复回原本的样子!

    是的,有荆州文保中心这个当世对漆木器修复、竹简修复最为专业的机构做支撑,华夏考古人对挖出竹简,是一点都不担心能不能修复的!

    从XZ室内发现大量竹简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荆州文保中心。

    为了避免现场竹简提取时,发生损坏。

    毕竟这些竹简的保存情况,已经很一般了。

    原本坚硬的竹简,早就成了一滩滩比煮过头的面条还要稀烂的“泥状物”,以及一部分缩成头发丝样子的黑线。

    江西考古所和南昌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对这种竹简的提取工作,是比较空白的。

    毕竟江西这块地方,在以前其实也属于是文化荒漠。

    别说西汉时期了,就算是到了三国时期,华夏南方也不是啥文风多茂盛的地方,没多少读书人的。

    而且南方最重要的读书人中心,是在荆州,非江西这种曾经的淮夷之地。

    要到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之后,江西这边的文风才渐渐兴盛起来。

    而到那个时候,竹简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了,西晋和东晋时期,纸张的制造已经趋于成熟,基本上取代了竹简的作用。

    自然,在江西等地,也就很少会有竹简出土。

    虽然说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江西和南昌考古所的考古队员,对于竹简,特别是饱水竹简的现场提取技术,还是较为不专业的。

    甚至还没社科院考古所专业。

    这方面的权威人士,还得是荆州考古所,以及荆州文保中心。

    接到了南昌海昏侯墓发现大量竹简木牍的消息后。

    荆州文保中心的竹简修复部门,伙同荆州考古所专业竹简提取人员,立马带上了一大堆专业的现场提取竹简设备、试剂、化学药剂,赶赴南昌。

    荆州文保中心的主任,简牍修复专家方北松先生,亲自带队,带领着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