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一章 刘贺私印

    二百七十一章 刘贺私印 (第1/3页)

    这个玉的玉质还是不错的。」

    「比想象中好多了!」

    孔建文与温所长趴在了棺材旁边,俯身前倾打量着棺内的情况。

    掀开宣纸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七八片从上到下顺序排列的玉璧。

    这是经典的西汉玉殓葬的做法。

    在墓主人头顶、胸前、腰腹部、下阴处,放置了一共七枚玉璧。

    其中有几块玉璧,已经被染成了黑色,可能是棺内漆雨水褪色后染上的。

    很可惜,经过这么多年过去,这些玉璧多多少少都已经裂开了,不复原来的完整样子。

    不过玉璧的玉质非常不错,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依旧散发着青润的感觉。

    显然,这些玉璧也都是青玉,而不是和田玉。

    实际上,在西汉的贵族墓葬中,出现和田玉才是少见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主要还是以黄玉与青玉为主。

    这两种玉,也是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玉。

    从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早的旧石器时代的华夏先民遗址中,就有不少黄玉、青玉打造的礼器,饰品、乃至实用器出土。

    其中,玉质最好,最为温润剔透的青玉和黄玉,便是上等玉,一般只有最高贵的人才能使用。

    像遂先生当时含在口中,刻有「遂」字的玉印,用的就是比较一般的黄玉,经过两千多年之后,玉质都已经呈现出灰白色,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块玉,倒是像一块粉石了。

    而海昏侯用的玉,当然不是那种下等的玉,这些玉璧的玉质,看起来甚至要比南越王墓中的玉,还要更加上乘一些!

    只能说,海昏侯刘贺真的很有钱...

    「这儿一块大的,这里还有一块小的。」

    「中间这还有四个,都是不一样的玉。」

    「底下还有吧,这边凸起了一块,看低下的轮廓,应该也是一块玉璧。」

    陈翰等几位考古人员,也都围了上来,数着算着能看到的玉璧有多少块。

    另外几位专门纪录的考古人员,更是拿着照相机,不断的拍照留档。

    就在大家大呼小叫的研究这些玉璧的数量和样式的时候,眼尖的陈翰注意到,在墓主人腰腹部的位置,一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