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章 学术盛宴

    三百零四章 学术盛宴 (第1/3页)

    随着考古基地内的众多修复成果,一一出现。

    相对来说沉寂了一年多的南昌海昏侯墓,再次在业内名气大涨。

    特别是5200多枚竹简,已经陆续都被整理出来后,更是吸引了非常多国内各大院校的学者们,通过各种关系申请,赶赴海昏侯墓考古基地,想要一睹这些两千年前的著作!

    读书人,不管古今,对知识,对先贤们的著作,都是很向往的。

    特别是现代文化虽然发达,但是西汉之前的著作,都已经失传了,十不存一。

    不只是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导致百家很多著作都被搜查出来付之一炬,也因为西汉时独尊儒术的影响下,很多战国百家学说,好不容易复兴了一些,就又彻底被压制了。

    到了东汉时期,基本上除了儒家,其他诸子学说就都消亡的七七八八了。

    比较出名的比如农家的著作,杨子的著作,墨家的著作,基本上都没有文字传下来了。

    特别是杨子。

    在战国时期,杨子也算是一门显学。

    杨子学说现存最著名的内容,还是孟子的一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杨子学说的内核是「为我」,经典阐释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就是杨子学说的核心。

    只是,任何杨子学说的著作,在现代都已经找不到了。

    想要了解杨子学说,更多也只能从《庄子》《孟子》等提到杨子学说的著作里,一窥这门百家学说的理念。

    当然,因为阵营问题,不管是庄子还是孟子,对杨子学说都是各种批判的。

    毕竟杨子提倡的是自私,是不以物累,世间万事都无法成为我的负担。

    这种学说,在公元前那个宗法天下的时代,简直是怪胎学说,根本无法被世人接受。

    但是!

    在现代,虽然杨子学说的著作,已经没有人知道具体内容了。

    可是秉承着杨子精神的现代人,可是一抓一大把。

    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主的想法,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